观音菩萨的各种化相


2014/9/3    热度:914   

观音菩萨是如何模样,怎样救苦救难,怎样为众生说法?佛教典籍中,有各种观音形象的描述:

观音顶戴弥陀。《观无量寿经》描述观音的形象:"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大日经》说:"北方大精进,观世音自在者,光色如皓月,商却军那花,微笑坐白莲,髻现无量寿。"《龙树十二礼》则说:"观音顶戴冠中住,种种妙相宝庄严,能伏外道魔,故我顶礼弥陀尊。"《般舟赞》描绘观音顶戴道:"天冠化佛高千里,念报慈恩常顶戴。"《住生礼赞》也有类似的说法:"西方阿弥陀佛,观音顶戴冠中住。"

观音顶上十一面。《千光眼秘法经》描述观音的形象:"顶有十一面,当前三面为菩萨相,右边三面白牙出上相,左边三面忿怒相,当后一面暴笑相,顶上一面如来相。"

观音曼荼罗八大菩萨。《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载有观音的八种图像:一、金刚观自在菩萨;二、与愿观自在菩萨;三、数珠观自菩萨;四、钩召观自在菩萨;五、除障观自在菩萨(亦称"施无畏观自在菩萨");六、宝剑观自在菩萨;七、宝印自在菩萨;八、不退转金轮观自在菩萨。

前面讲过,观音可以有多种化相。因此,面对不同的对象,人们塑造不同的观音形象出现,"使众生解脱苦恼"。

佛教认为观世音菩萨以上述各种化相,度形形式式人众,实在是功德无量。所以《法华经·序品》说:"诸仙之导师,度脱无量众。"这是对观音菩萨的极高评价。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就讲了一个观音化相的故事。《西游记》第十二回《玄奘秉诚建大会,观音显象化金蝉》中,叙述观音菩萨领了如来佛旨,在长安城访察取经的善人。听说唐太宗宣扬善果,选举高僧,开建大会;又见得法师坛主,正是自己引送投胎的玄奘。观音菩萨十分欢喜,就变化个疥癞容貌,身穿破衲,赤脚光头,叫卖锦澜袈裟、九环锡杖。这时,正遇上宰相萧禹散朝,即引荐变化了的观音与唐太宗见面。观音菩萨正是以又脏又穷的和尚的形象,向天子和满朝文武说法,劝当政者敬重三宝,皈依我佛,大开善教,广种神田;并将锦澜袈裟和九环锡杖,赠送给即将西行取经的玄奘法师。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要学佛,怎么个学法?要用佛的标准,改正自己的思想、见解、言行,这叫学佛。一定要用佛做标准,不可以用人做标准!我们学佛,把自己所有一切违背自性的行为统统修正过來,这叫“修行”。“行”就是行为,起心动念是思想的行为,言语是口的行为,身体一切造作是身的行为,行为再多,佛只用三个字,“身、语、意”,全部包括了。修行非常重要,要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时时刻刻要有高度的警觉!自己念头一起,要知道这个念头是善念、是恶念,要知道这个念头该不该起。就算是善念,最好第二念就要立刻换成“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