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要宽严得宜
2015/5/22   热度:211
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饮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菜根潭》 从理论上来说,立志习道的人,应该怀着戒慎的心理,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 但是,若一味地苛待自己,使生活过分严肃,就会像秋天般,充满肃杀之气,以致戕害了生机!因此,洒脱的气度,以及如春风般温和的气质,也是不可缺少的! 所谓“学者”,是指修习圣人之道者,也就是修己以治人的君子;至于“兢业”,则是“兢兢业业”的缩写,意即“戒慎恐惧”。《诗经·小雅·小曼篇》有云: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书经·皋陶谟篇》亦有:“兢兢业业,一日万机……”等语。这是警戒人君切勿懈怠,否则,即使是一、两天的短暂时间,也曾引起各种危机! 本节中说学道的人,不但要有戒慎的心理,还要有“潇洒的趣味”。所谓“潇洒”,是指胸襟开阔,行为本洒脱。 待人处世如果太过严肃,就会显得毫无生趣,所以,在小节上不应太拘泥,并且,要设法培养一些柔和的气质。 秋天一向被认为有“肃杀”之气,对万物相当不利。根据阴阳五行的学说:春天属木、秋天属金,因此,春天草木会发牙生长,其色为青,方向为东;秋天属金铁,其色为白,方向为西,秋霜使草木枯死!由此遂产生“秋杀”一词。 相反,春风又被称为和风、惠风,它能使万物欣欣向荣,所以,主政者必须具有春风般的胸怀,才能泽被万民!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 因果故事 | 感应故事 | 宗门故事 | 名人学佛 | 成败故事 | 哲理故事 | 智慧故事 | 身边故事 | 生活故事 | 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念佛成佛的原理,就是《观经》这两句话,“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你要真的明白这个道理,是心是佛,是心就作佛;是心是菩萨,是心作菩萨;是心是人,是心就作人。什么是人?五戒十善是人,你在十法界里,那个心就变成人,就作人。是心是鬼,是心就作饿鬼。鬼是什么?贪心。人贪心重,我们都说他那个人鬼头鬼脑,这个心已经作鬼了,将来他到哪一道?饿鬼道去。如果这个心要有嗔恚,嫉妒嗔恚,是心是地狱,是心就作地狱。一切万法不离自心,佛给我们说这个道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