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现实


2015/5/22    热度:441   

  面对现实
  
  观诸法生灭,一切本来空;知世间成败,从业而有生。
  
  ——《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十地品第二十二之二》
  
  此偈是说,以智慧的观点来观察一切现象的生生灭灭,就会体悟到一切现象的本性是无生无灭的,本来就是空的;也知道世间的一切现象之所以有成败起落,是因为众生所造种种业而产生了种种现象。
  
  有一次,一位居士要介绍一位女士来见我,说她有名有钱有地位,有公有婆有父母,有儿有女有丈夫,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快乐,所以希望我能指点她几句话。见了面,我问她,要我告诉她什么?她说她已不少什么,只是感到缺少一些自由,也好像一辈子都在为他人而活,所以不觉得有什么幸福。我告诉她:“你不是没有自由,也不是没有幸福,只是少了一点智慧,缺了一些慈悲。也许最近太累了,你需要休息几天吧!”
  
  我告诉她:智慧与烦恼相对,不快乐是因为太在乎自己的存在,也太在乎周遭环境的存在,这是很累人的。慈悲与怨瞋相对,不幸福是因为自己不想付出太多,相反地,他人却还嫌你付出太少,这是很烦人的。如果你有智慧,就知道一切世间的事物,起起灭灭、来来去去,都是暂时有而本来空,何必那样地在乎自己、在乎他人。如果你有慈悲,就不会计较付出的多少,不会在乎他人的反应如何,只是为了爱护环境、照顾他人而做奉献。有智慧者能够放得下,因为一切本来就是空的;有慈悲者能够提得起,因为有世间就有业,多造善业,多结善缘,正是菩萨的心怀。如果既有智慧又有慈悲,就会发现你是天天都在自由自在地生活,天天都在心甘情愿地奉献,当然不会累也不觉得烦了,连休息几天也用不着了。
  
  此偈告诉我们的消息是:因为一切的人、事物以及人的观念和想法,都在起起灭灭,所以从空而有,由有归空,不必为了成败得失而起烦恼。可是,既然生活于此世间,一定是在成败得失的现实之中,不论是苦是乐、是成是败、是得是失,都是由于自作自受;不论你记得不记得,通过三世因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感应故事宗门故事名人学佛成败故事哲理故事 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闻法觉悟,认真修行,往生净土,一生成佛,那这个人身实在就太可贵了!佛心是平等心,我们要往生净土,一定要修平等心。佛的心,对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对一切万物是平等的;不但对一切有情众生,佛对无情众生、一切万物,佛心都是平等的。平等心就是清净心。什么是清净心?一心念佛。一心是清净心,什么叫一心?二六时中,一天到晚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忆佛念佛,心里头真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华严经》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每一个众生都是阿弥陀佛,没有差别。蚊虫蚂蚁是阿弥陀佛,妖魔鬼怪是阿弥陀佛,树木花草都是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