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性


2015/5/22    热度:247   

  心与性

  有一学僧至南阳慧忠国师处参学,请示道:“禅是心的别名,而‘心’是在佛不增,在凡不减的真如实性,禅宗祖师们将此‘心’易名为‘性’,请问禅师,心与性之差别如何?”
  
  慧忠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迷时则有差别,悟时则无差别”。
  
  学僧又再进一步问道:“经上说,佛性是常,心是无常,为什么你会说心与性无差别呢?”慧忠国师耐烦地举喻说明道:“你只是依语而不依义,譬如寒时结水成冰,暖时融冰成水;迷时结性成心,悟时融心成性。心性本同,依迷悟而有所差别。”
  
  学僧终于契会于心。
  
  在佛教里,心性的别名很多,‘如本来面目’、’如来藏 ‘、’法身‘、’实相‘、’自性‘、’真如‘、‘本体’、’真心‘、‘般若’、‘禅’等等。这无非是用种种方法要吾辈认识自己。迷悟虽有差,本性则无异。如黄金是一,但可制耳环、手镯等各种不同之金器,故金器虽异,实一黄金嘛。明识此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感应故事宗门故事名人学佛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 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什么时候可以赞叹?要八风吹不动,你毁谤他,他不会生气;赞叹他,他并不欢喜,如如不动,这种人可以赞叹。换句话说,一称赞还有欢喜心,不能称赞。恰如其分、偶尔的赞叹是一种鼓励,这是可以的。佛弟子赞叹佛菩萨,目的是劝导那些对佛法不认识的众生,使他生恭敬心,诱导他来亲近佛菩萨,是这个意思,绝不是佛菩萨欢喜赞叹。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