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慈济心灯 冬之卷之得宝的商人


2014/9/3    热度:209   

证严法师:慈济心灯 冬之卷之得宝的商人

  谎言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佛陀曾说过一个故事——

  有两位珠宝商人,同时来到一个城市做买卖。

  有一户人家原本非常富有,因为家道中落,现在只剩祖孙两人相依为命。此时孙女看到有人来卖珠宝,就要求老祖母买一条简单的缨络让她戴在身上。老祖母听着小孙女充满盼望的恳求,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看到别人家的孙女要什么、有什么,而自己的孙女却一辈子过这种贫苦的生活,连想要一件小小的饰物都无法偿愿。

  祖母的心里很过意不去,就对孙女说:「奶奶很想买给你,但是家里一铢钱都没有,要怎么向人家买东西呢?」

  孙女说:「我们家还有一个完整的碗,可以拿去跟他交换啊!」

  祖母想了想,家里所有的东西都破破烂烂,只剩下那只碗,就把它拿出来。

  当甲商人经过家门口时,祖母很殷勤地请他进屋内,并拜托他说:「我的孙女很希望拥有一条缨络项链,能不能拜托你让我用这只碗来交换?」

  甲商人看了这只碗,一再用针在碗背上测试,证明这是一只金碗,眼睛不禁一亮!原来,这只金碗是五代以前富有的祖宗所用的金碗。家道败落以后,老祖母根本没想到家里还有一只金碗。

  甲商人看这一老一少很好欺负,就想以最低廉的价钱换取这高贵的东西,所以将碗拿在手上前前后后看了看,故意不屑地说:「这只碗一点价值都没有,怎能换一条缨络?」

  说完就把碗一扔,走出去了。

  不久,乙商人也经过这家门口。祖母请他进去,要求拿碗换取缨络。

  乙商人看看碗,很诚恳地向老祖母说:「不得了!这只碗的价值,不只十万银钱哪!」

  老祖母半信半疑,乙商人又说:「妳若想换,我所带的东西是值不了这么多钱,而且我身边也没有足够的钱。」

  老祖母看到这位商人那么诚实,高兴地说:「没关系!只要你有诚意,多少都可以。因为刚才有位商人说这只碗一点都不值钱,而你竟然说值那么多钱。所以,尽你的诚意就可以了!」

  乙商人便将身上的五百贯银钱及值钱的珠宝都留下来,不过他对老祖母说:「我身上所有的东西都留下来换取妳这只碗,只是要请妳留八分钱给我,作为回家的盘缠。」

  老祖母在珠宝中拿出八分钱给他。乙商人拿了钱,就急急忙忙地赶到河边,然后以这八分钱雇了一艘船急驶向彼岸。

  贪心的甲商人这时想回头来取这只碗时,老祖母说:「你不诚实。那只金碗,已被另一位商人取走了!」

  甲商人听了之后,懊恼不已。柔美的月光

  有智慧的人,因拥有山河大地而自得其乐;

  没有智慧的人,常常舍本逐末地追求虚幻。

  有一位禅师,在深山中搭了一间茅篷独自苦修,每天过着单纯且清贫的日子。

  某天,有一个小偷来到此地,看到这附近仅有这间茅屋,他伸手轻轻一推,门就开了,原来门是虚掩的。小偷见屋内静悄悄地,就大胆地开始四处翻找。结果忙了半天,却找不到一样值钱的东西。当他空手要走出门时,禅师突然从屋里发出声音说:「朋友,请你出门时,顺手把门关好。」

  小偷很生气地回头说:「里面没有一样东西值得我拿走,还要我关门。」

  禅师叹了口气,感慨地说:「可惜啊!可惜!这么美丽的月色,你竟然偷不走啊!」一个「四岁」的老人

  能体会人生之理、服务人群,才是真正的生命。

  有一位七十四岁的老人,每天一大早就起来打扫住家附近的环境,每个人看到他都非常欢喜。有一天,几位年轻人问他说:「老伯,您今年几岁?」他回答:「我今年四岁。」那年轻人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他一次,他还是说四岁。那些人只好问他:「老伯,您今年是七十四岁,还是八十四岁?」

  老人回答:「论年岁,我是七十四岁;但是论真正的做人,我只有四岁。」

  那些人问他:「这怎么说呢?」

  他说:「我七十岁以前,都是在迷迷糊糊中度过,不识道理,只是众生之一;但是自从我接触佛法、听闻道理之后,迄今四年,才懂得为人群服务,深深感觉到自己是在真正的做人。所以说,我只有四岁。」王老师的眼镜

  吃苦了苦,苦尽甘来;享福了福,福尽悲来。

  有一天晚上,我去看王老师和吴教授指导学员拉坯、制作陶瓷艺品。

  那天,王老师打算将一团土拉坯制成花瓶。那块土看起来非常不起眼,一点特色都没有,就只是一团椭圆形的土而已。当他抱起这团土时,给人感觉非常笨重!旁观的人若是用心看,就会体会到这块土有多么重;若是心不在焉的人,就觉得这只是一团不起眼的土而已。

  王老师将这团土放置在转盘中央,开始进行拉坯。他浑身使劲,用力地拉、压,做得全身汗流浃背。当时你若在旁用心观看,虽然使劲出力的人是王老师,但是那分感受是与工作中的人付出同样的力气,说不定还比他费更大的劲呢!若是不认真用心看的人,不会感觉到他是用了多少力气、消耗多少体力与精神。

  我在一旁继续看他努力地工作着。他全身汗涔涔,鼻梁上的眼镜不断地滑下来,他就拜托旁人拿条橡皮筋帮他把眼镜绑紧,固定起来。

  我见了此景,心里十分感动!

  一个年轻人,戴这么一副普通的眼镜,而且还用克难式的方法防止它松脱。若是平常的人,一定会重新配戴一付合适、美观大方的眼镜。而他却在眼镜的两边架上,另外装置了钩环,似乎是长期为了准备在眼镜滑落时,挂上橡皮筋的装备。

  于是我问他:「王老师,你为什么不配一副新眼镜呢?」

  他说:「可以用就好了。」

  他这种满足、惜物的心态,实在非常难得!女人最美的形态

  不要总是要求别人给我什么,要想我能为别人做什么。

  有位桃园的委员回来健康检查,她告诉我:「每次我要到寺院拜佛,先生都会反对,真叫我万分苦恼。」

  我告诉她:「如果妳一天到晚忙着四处听经、参加法会,身心整日往外奔驰,不好好照顾家庭,先生当然会不高兴啊!妳连自己的家人都照顾不好、帮助不了,却想去外面帮助别人、照顾别人,这是本末倒置、不合乎情理的作法。」

  「妳不对家人付出这分智慧的爱,只想对外付出,难怪先生会唱反调。妳回去以后,要彻底改变自己,对先生要有女人柔和、善顺的气质。」女人最美的就是温柔,女人的成功也在于能尽到为人妻的本分。

  我叮咛她要以学佛的智慧来料理家庭,然后再用妈妈心来对待他人的子女。

  一个星期后,有位桃园的委员告诉我,那位委员回去之后,整个人完全改变,逢人便说她这一生中,从来没有这么欢喜过。县太爷的女儿

  行事要行兹在兹,念兹在兹;

  有行无心如磨牛,只见拖磨不见心。

  苏州这个地方,有一位告老瓜绲南靥叵绮痪镁筒×耍揖弥尾挥K幸慌浅P⑺场E蝗碳盖孜∷啵秃茯系氐剿略喊莘穑砬蟾盖自缛湛蹈础?br>   虽然她很虔诚,也希望能每天到寺院礼佛,但是寺院离家有三小时的路程,往返途中没有人服侍父亲汤药,使她不知该如何是好?

  寺中一位老师父知道她的困境后,教她一个方便法门……。

  隔天清晨二点,她就起床,依老师父之言,在庭前设一个香案,供上清茶、香果,然后朝着寺院的方向虔诚礼拜,并观想从家门出发到寺院的沿途景物和一步一步拜进大殿礼佛的情形。她每天清晨都会作三小时的观想:拜佛、绕佛,经过七七四十九天后,县太爷的身体果然康复了。不过,她仍然继续每日的观想礼拜。

  当地有一位年轻人考上状元,衣锦还乡祭祖、礼佛。他的母亲很高兴地和他一块儿带着礼品到寺里遗愿。

  由于他们到达寺院已是黄昏,老夫人便请求寺方让他们明天烧头炷香。

  隔天一早,老夫人点香、拜佛,当她准备把香插入香炉时,才发现炉中已有人上过香了。

  老夫人只好特别拜托香灯师,让她隔天点头炷香。寺中的住持方丈也指示下去,任何人都不可以点头炷香。

  但是隔天一早,香灯师打开殿门后,发现炉中又已有人整齐地插上三炷香了。

  大家都觉得奇怪,全寺没有一个人特别早起,香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位状元爷便决定晚上在大殿旁,一窥究竟。

  他一整晚都没睡,到了半夜,状元看到殿门并未打开,却有一位女孩走进来;她虔诚地礼佛、插上三炷香后,又走了出去,但是门还是关着。

  天亮后,状元向住持师父说明这个情形。住持师父慎重地询问女孩的穿著及长相,状元一一告知,老师父听了之后,知道那一定是县太爷的女儿。

  老师父便把经过情形告诉状元,他听后不禁赞叹说:「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于是,他和母亲一同前往县太爷的家拜访,出来开门的正是那天他所见到的女孩。老夫人被女孩的孝心深深地感动,当即为儿子提亲、娶她为媳妇。放生的智慧

  保护生态环境不受污染,并能惜福惜缘才是真放生。

  枫港那个地方,经常有人抓伯劳鸟烤来卖。他们用鸟踏捕捉伯劳鸟,当鸟儿误蹈陷阱时,往往挣扎于生死边缘;如果这时有人买,便直接从鸟踏上取下鸟儿,活活地开始拔毛,然后拿去烤。那种景象,真是残忍啊!

  如果行脚路过那里,我一定将所有店铺的伯劳鸟全买下来;等到车子开动以后,再一只只地放回山林。

  有的人看到少数落难的动物会问:「师父,是不是可以将这买下来放生?」

  我回答:「可以,但是一定要全部买下来,不能只买一部分,同时要看看买来放生后,是否能够存活,这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人认为放生的功德很大,便请鱼贩在每月初一、十五时,将鱼拿来卖给他们放生。鱼贩原本一天卖五十斤的鱼,为了初一、十五放生的需要,还要多抓五十斤。鱼离开水是最痛苦的,纵然是要将牠拿去放生,你知道鱼在离水那一刹那有多痛苦吗?光看牠们挣扎的样子就知道;何况鱼在离开水之后,运到放生地的存活率到底有多少?所以说,放生不等于是放死吗?

  一年当中,人们为了放生,不知花费多少钱?而渔夫为此不知造了多少杀业?我们如果要放生,绝对不要「专程」,使得渔夫又多了一个造业的机会。

  除了放生小动物,我们还应该想想那在生死边缘痛苦挣扎的病苦众生;如能拯救他们脱离病苦、获得新生,是不是更符合放生的真义呢?一个脊椎损伤的不倒翁

  社会需要你时,就必须赶快去做;

  今天能走得动,就要赶快起步去走。

  有一年,慈济医院来了一位年轻的病人。因为他在正月间发生了严重的车祸,伤到脊椎骨,所以全身无法动弹。医师诊察后说,已无法让他恢复原来手脚灵活的功能。虽然如此,医师还是很用心地医治他,护士和志工也都很细心地照顾、鼓励他;我也常常给予他精神上的鼓舞。

  他有一位很好的嫂子,像妈妈一样地看护这位年轻的小叔。在周围这么多人的关怀之下,这位年轻人终于勇敢地接受事实。医师细心的医疗,也使他恢复了信心和毅力。

  渐渐地,他两只畸型的手可以动了,因此发愿道:「如果我可以坐上轮椅,我也要做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人,我要当一个快乐的志工!」

  他历经无数的挣扎和努力后,终于能够坐上轮椅。于是,他计划要组织一个「脊髓损伤联谊会」,因为他深深体会到脊椎受伤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那分心灵的打击有多么痛苦!他希望组织这样的团体,由残障者鼓励残障者,让残障的人能够勇敢地面对社会人群,像乎常人一样过着快乐的生活。

  「联谊会」在慈济社工和同仁的爱心协助下,终于成立了。

  他很用心地设计「会讯」,每个月都会寄一份给会友。虽然他的手已经变成畸型不灵活了,也不能写字,却不因此而放弃自己想做的事。他在复健科同仁的爱心与耐心指导下,学会使用指套,凭毅力用心学打计电脑,来代替写字的功能。他很困难地一字字输入电脑,极为艰巨地完成那张会讯。我看到他做出来的这份会讯时,心里非常感动,也很赞叹他有这分耐心与毅力!由于他的热心付出,现在已有更多会友加入「脊髓损伤联谊会」。

  后来,他看到一没有亲属照料的会友因久躺而生褥疮,又发愿要买能自动翻身的病床送给需要的会友。于是在年底时,他去卖春联,想赚一钱买一张六万多元的病床,结果只赚了一万多。他仍不灰心,又挨家挨户去募捐,可是反应却很冷淡!

  看到他的遭遇,我实在很感慨!为什么有些身体健康的人,总是忽略了他可以做、而且应该做的事呢?病儿伤娘心

  假令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担母,尽其寿量而不暂舍,

  供给衣食医药种种所需,犹未能报父母之深恩。

  有一天,我从加护病房出来探望病患,看到一位妇人在门外痛哭,便问她:「在加护病房中的病人,是妳的孩子吗?」

  她哭得更伤心了。

  我安慰她说:「不要伤心!尽人事之后,再来就是听天命了。」

  她说:「师父,这两、三个月来,他从不醒人事恢复到可以自己吃饭、下床走路;没想到忽然一口痰堵住,又送进加护病房急救,我的心怎能不痛呢?」

  她的孩子现年二十九岁,因为车祸而受重伤。在医生全力地救治下,已能下床走路;虽然仍需由父母扶着,不过,当母亲的已经很高兴了。

  父母爱护子女,都是这样。只要孩子存在一天,不管病得多重,他们都会抱着一线希望,尽力设法救治;即使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可是父母生病时,子女是不是也能一本孝心来侍奉父母呢?安住贫穷

  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

  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有一天,阿难尊者在托钵的路上,看到一位年轻乞儿,一手背扶着他的老母亲,一手拿着破碗向人乞讨残饭。

  阿难站在远处观看这位乞儿的行动。乞儿敬慎地背着他的母亲走到一棵荫凉的大树下,他轻轻地把母亲放下,并小心扶着她坐好,然后轻声柔语地说:「妈!您在此坐着,我马上就回来。」

  阿难仔细地看着这位老婆婆,发现她虽然很穷,穿得破破烂烂,却显得很欣慰而安详。可知,她一定感到无限的满足。

  不久,阿难看到乞儿踏着乎稳轻快的脚步回来。他把乞来的饭,恭敬地高举齐眉,像要供佛一般。当他走到母亲面前时,双脚跪下,慢慢一口一口地喂母亲吃饭;母亲每吃一口饭,就露出一个微笑。

  乞儿喂饱了母亲后,又帮母亲擦脸拭嘴,他才又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去。

  阿难正想着:乞儿把饭全给母亲吃光了,他要吃什么呢?这时,阿难看到乞儿蹲在地上,把别人丢掉不要的东西捡起来吃,然后背起母亲向前行进。

  他们母子并不因贫穷而痛苦,相反的,却能安住在贫穷之中,时时流露满足的笑容和快乐的气氛。这一幕画面,深深地感动了阿难尊者,心中不禁对他们母子生出由衷的敬意。释迦牟尼佛

  人生于世间,不能离群索居,修行亦复如是。

  真正的解脱是在众缘中修得,在烦恼中解脱。

  有一位善慧行者,自小即生活在物质富裕、父母疼爱的环境中;但是人生无常,他的父母年老往生了。

  过了一段时间,家中管家把他父母所遗留下来的产业列了一份清册,送到他的面前说:「这些产业,是否要我继续代你掌理呢?」

  他翻开帐册一看,发现父母亲竟然留下这么多的产业,心想:父母亲一生省吃俭用,辛苦建立这个家业,最后他们又能带走什么东西呢?如今社会上有这么多苦难的众生,何不把家业拿出一部分来帮助他们呢?

  善慧行者再三思考后,决定把父母所遗留下的财产,全部献给苦难的众生;之后,他就独自出家修行去了。

  他在静静的深山中,过了七年与世无争的日子。他心里常想:难道只限于如此吗?社会上还有很多沈迷在名利、地位的苦难众生,我应该去求取更透彻的佛法,来帮助这迷茫的众生。最后,他决定离开深山、走入人群。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地方,人人都传言燃灯佛要来讲经,所以家家都在清扫街道、整修道路。他马上加入工作行列,正好路上有个坑洞,但是不论他怎么填土,都无法把坑填平。眼看燃灯佛即将来到,他心一急,便赶快趴在坑洞上,以身铺地。不久,燃灯佛走到他的身旁;但是,怎忍心从他的身上走过呢?

  燃灯佛站在他身旁说:「这位修行者,你这么虔诚,到底想要求什么呢?」

  他抬起头回道:「佛啊!我什么都不求,只希望普天下的众生,每个人的心都能清净、欢喜快乐,人人心中都有爱。」

  燃灯佛听了,对他说:「修行者,我祝福你,将来在最苦恼的娑婆世界中,去发挥爱心,修行成佛,救度苦恼的众生!你的名字叫做释迦牟尼。」悔不当初

  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

  不要心存等待,等待常会落空。

  有位太太,过去曾相当得意、风光。我在筹备建院计划时,她曾告诉我:「师父,您要建医院,我一定会帮忙!只要等我的生意做成功,赚了更多的钱,一定来捐献。」

  当时我对她说:「人生无常啊!能做就是福,妳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

  她回答:「我先把钱拿去生利息,比放在这里利益多啊!」

  当时我心里想:「她这个如意算盘,真的会如此顺利吗?」

  过了一段时间,她来精舍向我哭诉,由于景气不好,生意上亏了不少;借给别人的钱,也被倒了千余万……。早知如此,当初应该先把钱捐出来。

  我告诉她:人就是缺少「早知如此」的警觉,才经常会「悔不当初」啊!点亮你的心灯

  有人点灯求光明,其实真正的光明就在心里,

  该点燃的是我们的心灯。

  有一位沙弥尼,跟随师父在深山里修行。一日,他问师父:「师父,如何才能使我心地光明、智慧开启?」

  师父只告诉他一句话:「点亮你心中的烛光。」

  沙弥尼听了,心中仍十分迷惑!

  不久,他的师父就往生了。沙弥尼长大后,到别地兴建另一所道场。他每做一件功德,就在大殿里增加一盏灯;随着岁月的增长,大殿的油灯也逐日增加,后来人称「万灯寺」。

  当他七十岁即将往生时,眼睛扫视一遍满室的灯火后,摇头说:「师父开示我要点亮心灯,但是我点亮了满室的灯火,心灯却始终没有点亮。」

  在她即将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又睁开眼睛看看所有的烛光,终于微笑地对弟子们说:「只要你们每一个人力行佛法,然后再去弘扬它——把佛法的光明遍照每个角落,使黑暗的世界变成光明,这就是点亮自己的心灯啊!」一位可敬的女子

  多原谅人,多得福;心量放大,福就大。

  有一次,我去台北分会,晚上六点多,来了一位年约三十出头,穿着简朴、双手粗糙的女子,一看就知道她是位辛苦的劳工。

  她双手捧着一包东西,对我说:「师父,这包东西请您收下。」

  我莫名地问:「这是什么?」

  她就把手中的东西,一层层地解开,从油纸袋、旧报纸……,最后露出一个粉红色的小盒子,盒子打开后,里面放着两条手工并不精致的小小金链子,三个薄薄的婴儿金帽徽。

  她说:「这些东西,是父母给我作为将来送给孩子婚嫁的礼物。我在报纸上得知师父发宏愿要在花莲建医院,但是资金还差很远。我想孩子还小,婚嫁还早,几年中不会用到,而师父建院急需经费,虽然东西不多,力量微薄,但我是尽一分心意……。」

  随后她又说:「我有两个姊姊很恨我!不管我怎么做,她们都不喜欢我,可能是前生的逆缘吧!假如我捐这些东西真有功德,希望能回向给她们,愿她们身心快乐。」

  她真是一位可敬、可佩的女子啊!孙立人将军的夫人

  福大的人,把力量用来利益多数人;

  福小的人,只利益少数人或自己。

  孙立人将军的夫人——孙张晶英女士,得知慈济正在建医院,就立刻和我们联络,捐出坐落北投温泉路的一栋套房和保管箱中的金饰三十五两。

  她说:「慈济已经做了十多年,我现在才知道,真是相见恨晚。现在,我把所有的东西都捐出来;如果今生还有福报,我分毫都会捐出来的;甚至我这条命若对慈济有用的话,也愿意捐出来,护持慈济工作。」

  她的话,令我好感动!委员也被感动得流泪,她们向我说:「师父,您看到了吗?孙夫人身上穿的是廉价的外销成衣,长裤是缩了水又放长的,折线还清晰可见啊!她自己这么节俭,竟能将房产、金饰全部奉献给佛教事业。她这分清净的喜舍心,真是太令我们感动了。 」一位知足的施主

  布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而是有心人的参与。

  有一位八十岁的老太大,我们帮助她将近二十年。建院前,我经常去看她,后来由于建医院较为忙碌,无暇去看她。有一天,她请委员带她来看我,一看到我,她就从口袋掏出两千元。

  她说:「师父!这是要给您盖医院的。每次有人来看我、给我钱,我都把它存下来;这些钱我用不着,还是给师父建医院吧!」

  一个年迈的老人,又是我们救济的对象,这二十年来,我们每个月口八帮助她一千元及白米一斗,但是她都说:「太多了,够了。」

  她每天只吃一餐,省吃俭用地把每个月剩余的生活费存起来,然后寄回来参加救济。

  虽然她的环境贫困,却生活得很知足、快乐,她的心地多么富有阿!黑衣宰相

  真正的禅,是在生活中不起烦恼妄想;

  心念专一,则「无处青山不道场,行住坐卧体安然」。

  以前有一位朝廷大臣,他是一位出家比丘,名声威望相当高。因为他是出家人,穿黑色僧衣,所以人称「黑衣宰相」。他虔诚拜佛诵经、说法论道,在朝中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佛教界更是一位虔诚的比丘、大长者。

  有一天他闲来无事,便散步到静僻幽美的地方,欣赏郊野的风景,洗涤心灵,以启发其清净的灵性。他来到一处青翠、嫩绿的田园。一畦畦的菜圃,既整齐又干净,没有一点杂草,于是更加引起他的注意;他仔细一瞧,始知在田里的几位耕作者,竟然都是修行的比臣。

  他内心不由得生起对这片土地的爱;对那些耕作者更是心生敬意。于是走近他们的身边,向其中一位比丘问讯,并请教他乎常修持什么法门?

  这位比丘回答:「平时我不论道、不打坐、也不立文字相,只耕耘心地;工作的时候就专心工作,把我的心和大地连在一起;我所爱的是大地,所谈的也只是草木之情。」

  黑衣宰相一听,明白其中隐含了大道理,对这些比丘也就更加敬重了。真正会用钱的人

  行善造福,如汲井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有一位企业家曹先生,大家都赞叹他事业做得大,又会赚钱。

  他却说:「会赚钱的人不稀奇,真正会用钱的人才稀奇。我忙着事业、没时间用钱,而我太太会帮我把钱用在造福人群上面。她愈是造福人群,我才愈有福;有福才有钱赚呀!所以,我第一个要感谢的是我太太,她为我造福,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最有用的地方。」柔和忍辱衣

  要做个值得被爱的人,必须先照顾好自我的声色。

  优雅的言谈举止,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修养、忍辱得来的。

  有一位委员,她很年轻,家境也非常富有。以前,她每天跑的地方不是委托行,就是咖啡厅或舞厅。虽然生活这么舒适,她却仍不满足。

  她每天早上一起床,打开衣橱,总觉得少了一件衣服。她就再去逛委托行,今天看这件衣服漂亮买了下来,过两天,又觉得衣橱中还是少一件衣服,天天开衣橱,总是天天少一件衣服。

  她与先生常常出国,有一次到了钻石产地,便买了一只五克拉的钻戒,戴在手上亮晶晶的,觉得还不错。但是回到台湾,与朋友的一比,发现自己的钻石比较小时,她又失望了。

  不断地比较,不断地追求,她觉得好辛苦!

  直到进入「慈济」之后,由于经常随着委员去看贫户,并且常常听我对委员、会员的讲话,她终于觉悟了,心想:原来我的生活已经够幸福了!单单坐一次咖啡厅的钱,就足够贫户生活一个多月。我真是太折福了。

  有一次我说:「什么样的脸孔最美呢?最美的面孔就是带着微笑;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语言,爱的表现。什么样的衣服最漂亮、最有气质?就是柔和忍辱衣。」

  她听了,便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情。先生回家时,她就面带微笑地嘘寒问暖;先生发脾气时,她仍然柔声细语。结果,她发现「柔声悦色」竟然有这么大的力量。这时,她才深深体会到人生真正的魅力。一粒龙眼子

  经云:妖孽见福,其恶未熟,至其恶熟,自受罪虐。

  贞祥见祸,其善未熟;至其善熟,必受其福。

  有一位信徒问我:「我这一生都做得很好,为什么有很多事却不如意呢?」

  我告诉他:「你做得很好的这部分,现在还未现;而现在的不如意,是过去的『因』已经现形,『因』是一粒种子。」

  他又问:「『因』是什么样子,我看不见。」

  我回答:「『因』就像一粒龙眼种子,你若将它埋入土里,经过阳光、水分的滋润后,它就会萌芽、茁壮而开花结果。同样的道理,一分布施的心就是种子,有因缘时要赶快播种,时间一到,它自然就会萌芽、茁壮。不过,它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不可能今天播种,过几天就能够收成。如果这时用铲子去挖,刚要萌芽的种子被你一挖,可能连根都被挖断了。」婆婆不如狗

  做人媳妇应该「饮水思源」,想想:先生从何而来?

  有一个年轻、富有的太太,爱狗如命,每天都吩咐佣人买最新鲜的鸡肝给狗吃。

  这位佣人告诉我:「有时候,一个婆婆还不如一条狗。」

  「怎么说呢?」我有点疑惑。

  「我们老太太平时很节俭,她的胃不太健康、牙齿也不太好。有一次,我出门之前问太太:『是否为老太大买些较软的食物?』太太竟回答:『随便啦!但是别忘了要买最新鲜的鸡肝,昨天狗儿肚子不太好。』」

  难道真是婆婆不如狗了?还是我们自甘堕落到只配孝养狗的地步?。富楼那弥多罗尼子

  天下之苦,莫过有身。虔心舍俗修道,

  为众生献身命,是断苦源。

  佛陀的弟子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有一天很虔诚地跪在佛陀前,请求佛陀让他出去弘法;而他所选择的地方是最南端、最野蛮的区域。

  佛陀对他说:「弘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必须难忍能忍。你有这分毅力吗?」

  弥多罗尼子回答:「我既然身入佛门,就要把生命奉献给众生,生命都愿意舍了,还有什么不能忍的呢?」

  佛陀说:「你有这种精神很好。但是,那里的人根本就不讲道理,你去弘法如果他们不愿意接受呢?」

  弥多罗尼子说:「我可以用渐进的方式,不断地说服他们。」佛陀又问:「如果他们不但不接受,还要反抗你。那时你要如何?」

  弥多罗尼子回答:「我必忍受一切去克服。」

  「如果他们对你破口大骂呢?」

  「我会感激他们,因为他们只是骂我,并未打我。」

  「假如他们动手打你呢?」

  「那我更要感谢他们,因为他们只是以拳头打我,还没有动刀拿棍来伤害我。」

  「如果他们真的拿刀棍伤你呢?」

  「我仍然会感激他们,因为他们只伤到我的皮肉,没伤到我的生命。」

  佛陀更进一步问:「如果他们刀棍不留情,把你打死呢?」

  弥多罗尼子回答:「我还是很感恩,人生就是因为有了这个身体,才有种种的苦。我既已听闻佛陀的教法,体会了真理,然后把这个身体奉献给众生,为法殉道,那我的生命即得到尊严的解脱。所以,我要感谢他们完成我的菩萨道业。」做子女的榜样

  要求子女孝顺,必先孝顺父母,才能上行下效。

  有位太太,生活本应美满幸福,她却偏偏视婆婆如仇人,处处与婆婆作对。而她的女儿也老是与她唱反调,她认为是婆婆从小带她、教她的,把责任完全推给婆婆。

  我问她:「妳为什么会与婆婆结仇呢?」

  她说:「一提起我婆婆,心中就有气。」

  我告诉她:「妳是孩子的榜样,妳如何对待婆婆,女儿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妳。因此,妳必须孝顺婆婆,做女儿的好榜样。」

  她听完之后说:「师父,这一切都是我的错!今后,我会努力做一位好媳妇的。」热血沸腾

  捐血不仅可以救人,还可以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

  更可以借此报答父母恩。

  慈济医院加护病房中有位患者患了肝肿瘤,在入院之前就经常出血,住院后经医师诊断必须马上开刀。但是要开刀就必须输血,所以医生就发出需血的通告。不久,来了三、四位护士要捐血,其中有一位身体非常娇小瘦弱。

  我问她:「妳这么瘦弱,能捐血吗?」

  她说:「师父,我有四十二公斤呢!」

  「四十二公斤怎能捐血呢?」

  「我身体很健康啊!」

  她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捐了一袋血。当时我感动得恨不得自己也是B型血,可以马上挽起袖子捐血。天堂与地狱

  天堂与地狱都是心念和行为造作的,

  所以,不能不照顾好自己的心。

  以前,日本有位王侯十分钦仰当时的白隐禅师。某日,他专程前往请法。

  到了寺院,王侯谦恭地跪问禅师:「常听人说,做好事能上天堂,造恶业就下地狱,但我身在人间,上不见天堂,下不见地狱。能否请师父现个境界,让我相信有天堂、地狱。」

  白隐禅师边听边皱眉,显露出极不耐烦的神色,紧接着口不择言地对这位王侯叫骂不已!王侯初时还能保持风度,极力忍耐,到后来实在被禅师的无理态度激怒而满脸涨红。

  此时,白隐禅师才幽幽说道:「你现在就在地狱里啊!」

  王侯一听,蓦然顿悟,赶紧跪在地上忏悔:「弟子失礼之至,竟不知师父是在教示。」

  白隐禅师轻笑着说:「对了,这就是天堂。」月满又复缺

  生命没有永远的保障。应该珍惜现有的一切,

  把握每一剎那,发挥生命的良能。

  有一对父母带着他们十五岁的儿子,辛辛苦苦地从台南来花莲。十五岁对一个孩子来说,应该是生命力最活泼旺盛的时候,可是这个孩子却是一个植物人。

  我以为他要来看医生,但这对父母却说:「我们已经从有医生看到无医生了。计算机断层摄影、脊椎穿刺……等等,任何一种高科技的医疗也都做过了,可是丝毫没有作用。我们来这里,只是想把孩子带来让师父看看而已。」

  这个孩子长得又高又壮,白净中带着清秀,但是他的双脚却无法站立,连吃饭都无法自己吞咽。

  我问:「这个孩子怎会这样呢?」原来这个孩子在吃了一片饼干后,喝了一杯杨桃汁被呛到,以致几分钟不能呼吸,造成脑缺氧而变成植物人。

  生命就是这么无常,我们怎能不加警惕?寻声救苦的菩萨

  每个人都有同体大悲的胸怀。缺乏毅力的人,

  只让它一闪即逝;有毅力的人却能利益他人。

  有一位住在板桥的慈济委员,她的父亲往生了,其它的委员们便相约一起前往她家助念。

  当这群委员经过板桥某个路口时,见到一起车祸——一辆水泥搅拌车撞上一辆机车。骑机车的是一位妇人,后座载着她八、九岁的女儿。孩子的头当场被辗碎,脑髓溢流满地,母亲的下半身则被卡在车轮下。

  车祸现场围聚了一群人,我们的委员赶紧趋前,只见车轮下的母亲声声哀号:「我的子呀!我的子呀!」

  委员们以为她叫着:「我会疼呀!我会疼呀!」(台语「子」和「疼」的发音很接近)便马上蹲到她身旁,很小心地想把她从车轮下拖出来,但她却更高声嘶喊:「我的子呀!我的子呀!」

  委员们这时才听清楚她原来是在叫唤她的孩子,其中一位委员连忙挡住孩子的尸体,另外几位委员则合力将那位母亲抬到路旁,一再劝慰她:「儿女若和我们无缘,我们是留不住他们的。人生就像舞台,母子缘尽时,好比在舞台上演完戏分、鞠躬下台后,彼此就不再有剧中母子的角色关系了。所以,妳不要太伤心,先疗伤要紧。现在就开始专注念佛,请佛菩萨帮助,妳不要害怕。」

  那位妇女听了这些劝慰的话后,情绪稳定许多;此时周遭围聚了许多人,议论纷纷的,委员们除了迅速排开人群,护着这位妇女外,并请大家:「快叫救护车!」「快帮忙念佛。」直到救护车来了之后,委员还陪她一起到医院,等医生做完急救处理,确定没有生命危险时,她们才回头赶往板桥的委员家助念。

  大家都说女人的胆子比较小,但是她们看见车祸,在别人都不敢靠近的情况下,却能毫不犹豫地发挥助人的功能,这不就是寻声救苦的菩萨吗?柳暗花明

  不要小看自己,因为人有无限的可能。

  陈先生是一位小生意人,年轻时原本住在宜兰,后来因为生意不好,便想在花莲从头做起。

  初到花莲时,由于他会做面龟,当时正值花莲建醮。他心想:建醮时,面龟的生意应该会很好。没想到,当时家家户户都自己做面龟,他辛辛苦苦做的面龟都销不出去,最后不得已,他只好将面龟蒸热、准备卖给原住民。

  他用脚踏车载到山上去卖,原住民间他多少钱一个?他将原本一个两块钱的东西降价求售,五毛钱一个;但是原住民还嫌贵、卖不出去,只好又全数载回家。

  回到家,他对太太说:「我们的运气真是太差了!赔钱卖还没人要,丢了又可惜。」

  太太建议他不妨抓小猪回来饲养,他却说:「人在走霉运时,抓来的小猪也养不大。」

  后来,他因为精神压力而造成胃出血,向人借钱住院。

  我们经别人介绍发现这个个案后,马上和当地几位人士,一同协助他住院开刀,出院之后,我们还继续资助他的生活及医疗费用。

  几个月之后,他恢复健康就来告诉我:「师父,您可以停止资助我了,我现在做米苔目、粉条的小生意,每天用脚踏车载往乡下收割稻子的地方卖。」

  当时他深深体悟到,由于功德会的帮忙,使他能健康正常的生活,他发愿好好地做生意,有朝一日,一定要报答功德会,由于这个心念支持着他再次站起来。

  他从脚踏车开始,逐渐变成摊贩,进而租店做生意,现在,他已经是拥有两家西饼店的老板。

  民国七十二年医院动土时,也正是他的店开业的时候。他将开业三天的所得,全数捐给慈济,响应建院。

  他体悟到医院对花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经过一番生意上的潦倒之后,他更深深体会到「贫病」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此,他希望有一天也能救济别人。如今,他已经由会员成为委员了。

  他告诉我:「师父有这么重的担子要挑,而我只有一个家业担子,和师父比起来,我哪里会有什么困难呢?现在我只要遇到困难,就会赶快念观世音菩萨,想想师父的精神;这样,我就有力量再站起来。」心灵的画师

  心念常保清明,展现于周遭的环境就会既美且善。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连尊者,他的哥哥虽然富甲全印度,但是悭贪无比,舍不得布施助人。

  有一天,目犍连尊者观察因缘成熟了,就到哥哥家去,他深深瞭解自己兄长的个性,希望能拥有更多的财产,因此他就以佛陀的教法来劝导他。

  他对哥哥说:「佛陀说过,人在一生中能有财富,必定是过去种了福田,才能得福果。你这辈子这么有钱,是因为过去生中曾经造福啊!但是你知道吗?你现在有这些福,如果不继续去做,就有如农夫收成后,就不再继续播种,如此下去,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啊!」

  他的哥哥听了很惶恐,心想:如果真的这样,有一天我把福享受完了,那我就一无所有了。于是,他就问目犍连尊者:「那我应该如何做,才能继续富有呢?」

  目犍连尊者就教他致富之道,唯有积极去造福。

  哥哥又问:「福要怎么造呢?」

  他答道:「你如能布施贫困,就会像种子播下田地一样,明年又会加倍收成。」

  哥哥一听,心想:既然布施就可以富有,那我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他就去打开仓库,把所有的东西拿出来布施。

  但是每次布施后,他就坐着等待要加倍回收。他那种期待回收的心理,比布施的心念还要强,所以他布施得很烦恼!

  目犍连尊者知道后,又赶快去看他,并说:「哥哥,我从村头那边过来时,就一直听到村人在赞叹你,说你是好人。」

  哥哥听了,不好意思说他已经做得很烦恼了,真怕有一天会山穷水尽。

  目犍连尊者接着说:「哥哥,你坐下来,我带你到一个地方去看看。」

  目犍连尊者运用神通带哥哥上天堂;到了天堂,目犍连问哥哥说:「这里的建筑漂亮吗?」

  哥哥回道:「天堂的建筑物,人间难比。」

  「那你觉得哪一栋房子最漂亮呢?」

  哥哥指着一栋尚未完成的建筑物。

  目犍连尊者便请哥哥去问这栋房子的主人是谁?

  一群年轻的天女,很有礼貌地接待他进去。

  他就问道:「这房子是谁的?你们在等谁呢?」

  这些天女回答:「我们的主人是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尊者的哥哥。他正在人间修福布施,未来会来这个地方当我们的主人,由我们服侍他。」

  他听了非常高兴,心想:那不就是我吗?

  他出来后,欢喜地向目犍连尊者道谢说:「弟弟,谢谢你给我机会,让我在人间造福。原来我的果报是在这里……。」

  目犍连尊者说:「来,我再带你到另外一个地方看看。」

  他们来到一个非常凄凉的地方,所看到的景像非常残酷,有滚沸的大油锅,也有烧红的铜柱,有男有女,有人下油锅、有人抱着烧红的铜柱……,到处一片哀号惨叫声,景象非常恐怖。

  他看了很害怕,赶快跑近目犍连尊者的身边说:「你赶快救救我,我不要到那个地方。」

  目犍连尊者牵着他的手说:「你不要害怕,怕的是你起了后悔的心,你现在在人间做好事,心中如有一念之贪,或做了好事有后悔的心,或赚钱不择手段,将来就会堕落此地,不过你放心吧!你过去的贪念已在造福人群中解开了;只要你不再造业,将来就不会到这里来。」

  他如梦初醒地对弟弟说:「原来人生善恶殊途,同样一颗心,发一个善就上天堂,有一念恶就下地狱。我一定会依照佛陀的教化,随分随力,抱着长久心来布施。」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每天做完早晚课,都懂得要把念佛诵经的功德,回向给十方法界一切众生,给一切冤亲债主,可是问题是怎么念佛诵经才有功德呢?我们念经的时候,心跟经融合成一体,古人讲的“随文入观”,这就有功德。你念这一声佛,你跟阿弥陀佛能够合而为一,心如佛、愿如佛、行如佛、言如佛,那就很有功德。“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口念弥陀心散乱”,你拿什么回向?拿散乱回向。口念阿弥陀佛,心里还恨着这个人,还讨厌着那个人,你以怨恨回向,这怎么行?所以行、解要相应,才有功德;行跟解不相应,哪来的功德?所以,以功德回向,你首先要想到:你有什么功德?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