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证严法师说故事下篇 福德与业果 19.二十亿比丘


2014/9/3    热度:188   

证严法师:证严法师说故事下篇 福德与业果 19.二十亿比丘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弟子,未出家前是一望族中非常有名的长者之子,因好乐佛法而出家。他很有抱负,认为佛陀的弟子中有那么多人闻法开解,很快地证到罗汉果位,而他是高贵族姓的子弟,又自认很有慧根,所以自信满满,以为自己一定很快能开解,于是急着要在他人之前体悟证果。

  他心愈急,烦恼愈多,一段时间过后竟毫无进展;他不知道佛法要从哪里入手,不知心和法要如何相应,因此心里很失望。

  尤其当他一想到:既然不能与法会证,那么出家有什么用呢?倒不如在家当居士,还能拥护佛法,

  他起了这个念头,佛陀知道了,就请身边的比丘把这位弟子——二十亿找来。

  二十亿比丘来到佛陀面前,心里又感激又惭愧。感激的是,佛陀能够知道他的心意,又如此关心他;忏悔的是,既入佛门却无法早日证果、回报佛恩。

  佛陀知道他的心意,很慈祥地告诉他:「二十亿!你在家时,环境那么好,相信你学问一定很精深,至于娱乐的乐器,你也很精通,在多种乐器中,琴你有兴趣吧!」

  二十亿说:「不只有兴趣,我以前常常抚琴作乐呢!」

  佛陀说:「乐器的原理你知道,琴是靠弦线的弹奏才有声音,若是把弦调得很紧,能够弹得出声音吗?」

  二十亿回答:「弦线不能调太紧,太紧弹出来的声音不好听,而且很容易断线。」

  佛陀又问:「若把琴弦调得很松呢?」

  二十亿说:「太松也不行,因为弹不出声音呀!」

  佛陀告诉二十亿比丘:「你现在的心就像绞太紧的琴弦一样,弹不出好乐音而且又快断了线一般:琴弦应调得松紧恰恰好,这和修行的心一样,若过度精进,心太急则容易有法的执着,这是很危险的事哦!修行不能放逸,懈怠放逸即堕落,但是也不能执着于法呀!应抱着平常心、平等心自然地精进,也就是让本性回归自然,于日常生活中注意照顾好六根门即可。」

  二十亿问道:「佛陀,六根门到底是指什么呢?」

  佛陀回答:「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门守得好即无烦恼,烦恼不侵,心回归自然即容易回归本性。」

  佛陀就是这样教导弟子,对于懈怠的弟子即鞭策他;对于太过精进的人则加以调和。

  六根门确实很重要,一般人均以肉眼看世事,因此很容易被物欲所迷,修行人应打开心眼、闲起肉眼,所见的一切自然清净自在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现在这个社会每个人工作繁忙,分秒必争,哪有时间来念佛?所以大家如果要真修,一定要做定课,定课就是早晚课。早晚课怎么定?采取十念法,这个时间很短。十念法是尽一口气叫一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口气叫一念,念十口气,这个所花时间不长。早晨起来,洗了脸,漱了口,家里有佛像,在佛像面前做你的早课。晚上在睡觉之前,洗完脸之后,在佛像面前做晚课。这个时间很短,大概三分钟就够了。除此之外,我们要常常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不能忘记。忆佛、念佛,这很重要。平常生活当中怎么修?咱们每天吃三餐饭,在吃饭之前合掌念阿弥陀佛,念十声,再开动吃饭,你看你三餐饭不忘记阿弥陀佛,忆佛念佛,你不忘记。上班的时候,在工作之前,我们合掌念十句佛号才开始工作。这样,一天你就能够修六、七次,而时间不到一分钟,时间短。我们一天修六、七次,如果加上早晚课的话,八、九次,时间短、次数多,非常有效果。你要真正能这样做,这一生当中往生净土是绝对成功。其他的时间,散念,想起来就念阿弥陀佛,这么做就好。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