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5.智常禅师悟道因缘


2014/9/3    热度:193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5.智常禅师悟道因缘

  智常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信州(治所在今江西上饶)贵溪人,童年的时候就出家了,并且立志要明心见性。

  一日,他前来曹溪参礼六祖。

  六祖问道:“汝从何来?欲求何事?”

  智常禅师道:“学人近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至吉州遇人指迷,令投和尚,伏愿垂慈摄受。”

  六祖道:“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吾与汝证明(大通和尚跟你讲了些什么,你告诉我,我给你辨明真伪)。”

  智常禅师道:“初到彼三月,未蒙开示,以为法切,故于中夜独入方丈,礼拜哀请。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返观自性,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极乐世界,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示诲,令无疑滞。”

  六祖道:“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曰: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见。”

  智常禅师闻偈已,已意豁然。旋即作了一偈,以呈悟境,云:

  “无端起知解,著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

  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六祖听了智常禅师的悟道偈,遂矛印可。

  一日,智常禅师又入室参礼六祖。

  智常禅师问:“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

  六祖道:“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

  智常禅师悟道之后,继续留在六祖身边,一直执侍六祖,直到六祖入寂。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人所贵的,是二六时中保持清净心。我们念佛人,妄念才一生起来,就“阿弥陀佛”压下去,除了阿弥陀佛这一念,没有第二念,这是真正功夫。初学的人很不容易,他的成见很深,意见太多,不肯老老实念佛,这才叫他念经。念经的目的在哪里?一个目的是训练清净心,另一个目的是教你了解理论、方法、境界。你通彻了解后,你就会死心塌地念佛。念经有两重目的,念佛是单刀直入,一个目标。有许多人辛辛苦苦地修学,修了很长的时间,得不到结果,非常可惜!如果懂得方法,死心塌地去念佛,给各位说,三个月就有效。这三个月的训练,你的心就清净很多;六个月,你一定生法喜;三年就有成就。三年,你的人生观、宇宙观不相同,你的气质、相貌不一样!如果你学了几十年,思想行为没变,还是老样子,你那个佛号是白念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