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


2015/5/22    热度:204   

古董

某日,一位古董商到我家里做客,我便尽出所藏,请他鉴赏评价。

我拿出的第一件东西,是块田黄印石,长约四寸。

“这值不了什么钱!”古董说:“因为上一段有裂纹,下半截有杂质,只有中间一小块完美。”

“我当年是以高价买的!”我大吃一惊。

“你听我说完哪!”古董商笑着说;“你如果把上下两截锯掉,只留中段,价钱就倍于此了。”

接着他展开我收藏的一幅古画;“是名家手笔,可惜右边破损了一块,修补之后总是看得出来,倒不如将右侧整个切除,价钱要比补了之后还高得多。”

最后,我取出了传家之宝黄瓷盖碗。

“这个盖子早该扔了。”古董商一见便说;“不连盖子,要比连盖子,容易卖,价钱也好。”

“怎么会有这种道理呢?”我很不服气;“有盖反比无盖不定来得便宜?”

当然!因为盖子有缺损,你想想看,当买主看到这件东西,发现盖子已破,还会买吗?他把盖子放在案上,并将碗捧到我面前;“可是这样子,几人知道还有个盖子?于是买主只当是只完美无缺的碗,而会爱不忍释了!”

“同样的道理!”他又指着印石和画说;“你切去杂质之后,大家只见那是块温润上好的田黄,有谁知道原来的要大得多;而那画没几人看过,切了边仍是不错的构图,谁会注意到已比原来少了半截?”

“人们为什么总会注意那小小的瑕疵,而忽略大体的美好;为什么宁可被骗,也不愿接受那有缺陷的事实呢?”我感慨地说。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感应故事宗门故事名人学佛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 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对任何人、任何事物要至诚恭敬,这就是“礼敬诸佛”。为什么要修礼敬?破“我慢”。傲慢是大烦恼,好胜好强,要超过别人,这种想法很不好。傲慢的人,因为有我见,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别人不如他,他不知道一切法是平等的,他在平等里面起了贡高我慢,平等心失掉了。如果不是平等心,决定不能见性!悟了的人,对于任何人,一定是平等心、恭敬心,而贡高我慢的人,自己贡高,轻慢别人,造作重大的恶业,一定不会开悟。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