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支付公道的价钱
2015/5/22   热度:230
尼希文请朋友到自己家吃晚饭,打算为他们做一个酱汁肉。突然,他意识到家里没有盐了。
所以,尼希文把儿子叫过来。
“你去村子里买点盐,但是,你要付一个公道的价钱:既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
他儿子感到很惊奇。
“我可以明白不应该付太高价钱的原因,爸爸,但是,如果我能讨价还价把价钱压下来,省点钱不好吗?”
“在大城市里,这样做是对的,但是,在我们这种小村子,如果这样做,就会毁了整个村子。”尼希文的客人们听到他们父子的对话后,都想知道能够买到更加便宜的盐却为什么不买的原因。对此,尼希文回答:
“一个人愿意以低于正常价钱把盐卖掉,其唯一的原因只能是他急需钱。而利用当时这种有利条件的人,表现出的是他对劳动者缺乏尊重,因为劳动者为了生产盐付出了汗水和辛劳。”
“但是,这么一件小事不可能毁了整个村子。”
“开始的时候,世界上只有很少的不公平,但是,由于每个人都认为这是很小的事情,根本无关紧要,这样一来,后来者所做的每一件事累积起来,世界就变成了当今的这个样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发菩提心”,非常重要!“菩提”是觉悟的意思。我们的真心本性不但是觉悟,而且是圆满的觉悟。所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诸佛如来看一切众生确实是佛,那一点都不假,可是我们凡夫自己不承认自己是佛!这个说法实在不太好懂,我们还是用古大德的比喻来说,古人讲“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把我们的自性真心比喻作黄金,那我们是黄金做的器皿。为什么诸佛如来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他看在质上。无论哪一种器皿,它的体性都是黄金做的,那金就是如来,金就是诸佛。凡夫把体性忘掉,执着了相,看了相。譬如,我们这个是用黄金做的佛像,那边放的黄金做了个人像,这边放的黄金做了个畜生像,做一个小狗、小猫,分量完全相等。黄金的分量相等,价值相等,只是做的形像不一样。会看的人说,他看的是黄金,没有两样,再多的现相都没有两样。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