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有成本


2015/5/22    热度:217   

先生是一位画家,但并未成名。天下像他这样的画家多如牛毛,但像他这样生活的人,却不多。

老先生早年被划作右派,历经劫难。其中有一位工厂里的干事,经常到他那里去讨教,不料,这位干事告发他的一幅画作存在严重的问题,他被捕入狱,关了5年,在劳教农场里得了一场大病,差点死掉。

劳教期满后,老先生命好,盼来了平反,此后一段时间,还一度做到县政协的委员、副主席。

老先生在县里权高位重的时候,当年那个告发他的干事在某局任主任,对于当年的事,这位干事一直担惊受怕着。

两人别后第一次见面是县政协组织的一次座谈会,干事也在列,而老先生是主持人。

在座谈会上,一向谈风甚健的干事,一直沉默无语,不敢抬头直视老先生。座谈会快结束的时候,老先生温和地说:“请×局的×主任来谈谈。”

干事愕然,但老先生却笑容满面,鼓励有加。干事便放下心来,侃侃而谈。干事谈罢,老先生连声称好。此起事件,在圈子里被传为不计前嫌的美谈。

老先生说,恨一个人,肯定投入愤怒、痛苦、时间、精力……这么巨大的成本我是支付不出的,因为我付不出,所以我放弃。

憎恨,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它出现时,我们总是听之任之,由它撒野放狂,结果让人遍体鳞伤。其实,对待憎恨,我们是不是可以算一笔成本和收益账?成本巨大,耗费空前的愤怒,只会伤害自己,那何不放弃呢? (李明灿摘自2006年9月4日《现代农村报》)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感应故事宗门故事名人学佛成败故事 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 学佛的初步是教你要看得开,要放得下!无论善事恶事都不要计较,恶事恶缘要放下,善事善缘也不可以攀,攀着还是错了。“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随缘”才能消业。“随缘”是什么?在一切境缘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一切随缘,随缘自在,随缘就不起烦恼。 “攀缘”就烦恼,“攀缘”是什么?我一定要这样,我一定要那样。你这个一定,就是分别,就是执着,就是造业。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