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答:很高兴您能与心理咨询中文网的网友们一起分享您的人生智慧。我想先问问:您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到心理


2014/9/3    热度:315   

济群法师答:

  最早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我在福建佛学院教授唯识课程。偶尔读到一本美国人编的《西方心理学史》,发现在众多学科中,佛学与心理学是最接近的,关注点也有较多相通之处。再次结缘是在四、五年前,我应邀参加海峡两岸心理辅导论坛并作了讲座,后整理成文,即《佛法对心理问题的解决》。

  那时起,开始真正思考如何用佛法来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算是正式的开始。之后就不断结缘,陆续参加了多次心理学界的活动,与有关专家学者和心理咨询师们有了较为深入的交流。此外,戒幢佛学研究所也主办了以“佛法与心理治疗”为主题的论坛,有百余人参加,大家分别从佛法和心理学界的角度,就共同关心的课题进行了探讨。

  在长期弘法过程中,虽然没有明确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述,但佛法本身就是心性之学,佛陀所说的一切法,都是引导人们认识并净化心灵,由此达成心灵的升华和圆满。所以,这种结合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

济群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济群法师佛教问答

济群法师佛教文章大全

济群法师佛学视频在线播放及下载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中国古大德常讲“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就是布施的心。别人有善事、有善行,对社会大众有利益的,他在做,我们看到了,听到了,全心全力去协助他、去成就他,这就是布施。布施是放下,帮助你看破。看破是智慧,放下是放下烦恼。怎样才能得到清净心?把悭贪布施掉,把恶业布施掉,把嗔恚布施掉。把烦恼习气布施掉,你才能得到清净心。布施的心量愈扩大,你的烦恼就愈轻,智慧就愈长。实在讲,布施的物多寡没有关系,要紧的是布施的心。你布施很少,你的心量广大,你以诚敬心来修这个布施,布施的物虽然很小,果报不可思议。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