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认识世界,先要认识自己


2015/5/22    热度:297   

  要想认识世界,先要认识自己

  从前,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共同生活在山上的一座寺庙里。老和尚每天都在读书念经,小和尚每天都在砍柴挑水。

  有一天,小和尚耐不住寂寞了,跑去找老和尚:“师父,师父,我想读书……”老和尚看了看小和尚,什么话也没有说,回到房间里搬了一块石头出来,说:“这样吧,今天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集市去卖。但是记住一点:无论别人出多少钱都不要卖。”

  小和尚想不通:为什么让我去卖石头,而且有人买还不许卖?

  可是,没有办法,小和尚只好拿着石头下山了。

  在集市里,从清晨到下午,没有一个人来瞧这块石头。

  快日落的时候,有个妇女走了过来,看了看石头、又看了看小和尚,问:“小和尚,你这石头是卖的吗?”

  小和尚说:“是啊!”

  “这样吧,我出五文钱买你这块石头。因为它的样子很别致,我想买回去在丈夫写字的时候压压纸,这样纸就不容易被风吹走。”

  小和尚想,一块石头能卖五文钱啊!但是,老和尚不准他卖啊!所以,小和尚只好说:“不卖,不卖!”

  妇女急了:“我出六文钱!”

  “不卖,不卖!”

  妇女没有办法,只好摇摇头走了。

  傍晚的时候,小和尚带着石头回到山上。

  老和尚问:“怎么样?”

  小和尚遗憾地说:“师父,今天有个妇女竟然愿意出六文钱买这块石头,但是你说不让我卖,我只好没卖!”

  老和尚问:“你明白了吗?”

  小和尚感觉很奇怪,回答说:“不明白啊。”

  老和尚笑了笑,什么也没说,搬起石头就走了。

  小和尚没有办法,只好继续砍柴。

  过了一个月,小和尚耐不住寂寞了,又来找老和尚:“师父,师父,我不想砍柴,我想读书!”老和尚看了看小和尚,还是什么也没说,回到房间里搬出那块石头。“这样吧,这次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米铺老板那里去卖,但是,你要记住:无论他出多少钱都不要卖。”

  小和尚想不通:还让我去卖石头啊,上次人家出六文钱都没卖!

  但是,没有办法,小和尚还是带着石头下山了。来到米铺店,小和尚见到了米铺老板。

  米铺老板拿着那块石头端详了半天说:“这样吧!我没有多少钱——我出500两银子买你这块石头!”

  小和尚吓了一大跳,一块石头值500两银子啊!

  米铺老板解释:“你不要看它只是一块石头,其实,它是一块化石,我愿意出500两银子来买这块石头!”

  小和尚连忙说:“不卖,不卖!”抱着石头赶忙回去找老和尚。

  见了老和尚,说:“师父,师父,米铺老板说愿意出500两银子来买这块石头,他说这是一块化石。”

  老和尚问:“你明白了?”

  小和尚回答:“不明白。”

  老和尚又是笑笑,什么也没说,把这块石头搬走了。

  小和尚又没办法了,只好再去砍柴。

  又过了一个月,小和尚实在受不了了,就又去找老和尚:“师父,师父,我想读书,我不想砍柴,也不想卖石头了!”老和尚笑着看小和尚,还是什么也没说,又回到房间里搬出那块石头,说:“这次呢,你还是去卖石头。不过,这次是卖给山下珠宝店的老板,还是记住:无论他出多少钱都不要卖!”

  小和尚受不了了:这么贵的一块化石,让我三番五次地拿着去卖,还说人家出多少钱也不卖!可是,看着老和尚严肃的样子,小和尚只好小心翼翼地带着石头下山了。

  来到珠宝店门口,他告诉门童,说有块石头带给老板看看。

  珠宝店的老板正在睡午觉,听说有一个小和尚带石头来卖,连忙跃起,奔了出来。看到小和尚,他连忙把石头拿过来,端详了半天,问小和尚:“这块石头是你的吗?”

  小和尚说:“是啊!”

  “你是这个山上的小和尚吗?”

  “是啊!”

  “是老和尚让你来卖的吗?”

  “是啊!”

  珠宝店老板叹了口气,说:“这样吧,我也没有多少钱。我只有三家珠宝店、两家当铺和一些田产,我愿意拿我所有的财产来换这块石头!”

  小和尚吓得“扑通”一声跌倒在地上:“这么值钱啊!”

  珠宝店老板解释:“你不要看它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其实,它只是外面包裹了一层石头的样子,里面是一块无价的宝玉。就好像古代的‘和氏璧’一样,-qī-shu-wang-只是外表被掩盖了而已。”

  小和尚恍然大悟,抱起石头就飞奔着回山上了。从此以后,他静心按照老和尚的旨意做事,最终成了有名的禅师。

  菩提心语:

  看起来不起眼的石头,其实是价值连城的宝物。人也是一样,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价值所在。因此,要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挖掘内在的宝藏。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感应故事宗门故事名人学佛成败故事 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一定要善巧,不懂善巧,你每天读经,每天听经,不能开智慧;不但不能开智慧,反而天天增长你的所知障。会听的人听而无听,无听而听,就会开智慧了,那是《金刚经》上佛教给我们的秘诀“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相,不是不要相,譬如我们今天对着经本,这是相,师父在那里说,我们在听,是相,这个相接触,接触怎么样?不执着。我看经,不着文字相,我听讲,不着言说相,心里面不打妄想,什么念头都没有。你听经,“这段讲得不错,那个讲得很好”,那就糟糕,你着了相。你要是着了相,你永远开不了悟。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教我们三个原则:不着言说相、不着文字相、不着心缘相。我们无论是读经、听经,第一要“离言说相”,不能执着言语;第二要“离名字相”,不要执着这些名词术语;第三要“离心缘相”,心里面不要想这些道理。这里头没有道理,你才能够体会,你只要起心动念就错了,你一起心动念统统叫妄想。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