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道潜禅师悟道因缘


2015/5/22    热度:137   

永明道潜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永明寺道潜禅师,清凉文益禅师之法嗣,俗姓武,蒲津(今山西永济)人。道潜禅师容姿端雅,身长七尺,胸前有黑子七点,状如北斗。时人皆谓其非为常人。成年后,投中条山栖岩大通禅院,从真寂禅师落发出家。道潜禅师持戒精严,讷于言,敏于行。真寂禅师圆寂后,道潜禅师便入雁门,朝五台山,以其戒行清净,多次感文殊菩萨显圣。后游方,居无定所。

初谒法眼,法眼禅师便问:“子于参请外,看甚么经?”

道潜禅师道:“《华严经》。”

法眼禅师问:“总别、同异、成坏六相,是何门摄属?”

道潜禅师道:“文大《十地品》中。据理则世出世间一切法,皆具六相也。”

法眼禅师问:“空还具六相也无?”

道潜禅师一下子被问得懵然无对。

法眼禅师道:“汝问我,我向汝道。”

道潜禅师于是便问:“空还具六相也无?”

法眼禅师道:“空。”

道潜禅师一听,豁然大悟,踊跃礼谢。

法眼禅师问:“子作么生会?”

道潜禅师道:“空。”

法眼禅师于是点头称是。

第二天,有一群四众士女入院礼佛。法眼禅师问道潜禅师:“律中道,隔壁闻钗钏声,即名破戒。见睹金银合杂,朱紫骈阗,是破戒?不是破戒?”

道潜禅师道:“好个入路。”

法眼禅师于是给他印可,说道:“子向后有五百毳(cui)徒(僧徒),为王侯所重在。”

道潜禅师悟道后不久,即礼辞法眼,驻锡于衢州古寺,阅读大藏经。

曾有上堂法语云:“佛法显然,因甚么却不会?诸上座欲会佛法,但问取张三李四。欲会世法,则参取古佛丛林。无事久立。”

此法语颇有深意,值得玩味。

后来忠懿王请道潜禅师入王府,为宫中士夫传授菩萨戒,并为他特建大伽蓝,号慧日永明,署号慈化定慧禅师,同时还发给他月俸,以表供养。

道潜禅师示寂于北宋建隆二年(961)。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感应故事 宗门故事名人学佛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如果我们学佛,佛法不错,能说得天花乱坠,“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一句没做到,那就是“你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你所学的,跟你的果报没有关系。我们要想到,佛为什么这一句话千叮咛、万嘱咐,因为你这一生能不能离苦得乐,能不能破迷开悟,关键就在这一句。“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一句话太重要了,所以佛不厌其烦,千万次的重复,目的是加深我们的印象。凡是佛多次重复的,一定是非常重要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