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湖泊
2015/5/22   热度:182
成为湖泊
一位年老的印度大师身边有一个总是抱怨的弟子。有一天,他派这个弟子去买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这个不快活的年轻人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然后喝了它。
“味道如何?”大师问。
“苦。”弟子呲牙咧嘴地吐了口吐沫。
大师又吩咐年轻人把剩下的盐都放进附近的湖里。弟子于是把盐倒进湖里,老者说:“再尝尝湖水。”
年轻人捧了一口湖水尝了尝。大师问道:“什么味道?”
“很新鲜。”弟子答道。
“你尝到咸味了吗?”大师问。
“没有。”年轻人答道。
这时大师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就像是盐;不多,也不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就这么多。但是,我们体验到的痛苦,却取决于我们将它盛放在多大的容器中。”
所以,当你处于痛苦时,你只要开阔你的胸怀……
不要做一只杯子,而要做一个湖泊。
评:痛苦是一种能量,它来自于心灵和现实的碰撞摩擦,它告诉你,你心里的所想所要不切实际。既然这样,一定是自己有问题,为什么不把这种能量导向自身,用来推动自己的成长?
(解脱)
烦恼难以摆脱,因为烦恼不在外面,就在你的心里,你有了一颗烦恼的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观经》上也说得明白,无我,那就没有人传法,也没有办法做到自利利他。换句话说,自行教化众生两者都不能成就,所以佛菩萨不执着我,也不执着无我。佛菩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我”是不可得。佛菩萨随顺众生说“我”,这个随顺众生,就是从真性里面流露出来的大慈大悲,为他受用。佛菩萨为了教化众生、利益众生而说“我”,绝对不是自己有分别、有执着。佛菩萨实实在在无我,一切作为确确实实都是为了恒顺众生。众生的根性,迷悟的程度不一样,善根、福德不一样,种种的机缘不一样,佛菩萨是恒顺众生,方便教化。佛菩萨无条件地教化众生,完全是为了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佛菩萨教化众生不疲不厌,真正能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大慈大悲”具体的表现。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