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清耸禅师悟道因缘


2015/5/22    热度:256   

灵隐清耸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灵隐清耸禅师,清凉文益禅师之法嗣,福州福清县人。

初参法眼(清凉文益),法眼禅师便指着窗外潇潇雨滴,谓清耸禅师道:“滴滴落在上座眼里。”

清耸禅师不明其旨。

后因诵读《华严经》,忽然感悟,始深信“滴滴落在眼里”,果然真实不虚。

清耸禅师于是便把自己的证悟告诉了法眼禅师,法眼禅师悉予以印可。

清耸禅师悟道后,即回明州四明山卓庵开法。当地节度使钱亿对清耸禅师甚为仰慕,并执事师之礼。清耸禅师后来又应忠懿王之请,于临安开法。最后又迁居杭州灵隐寺,署了悟禅师。

如果说“滴滴落在眼里”是当年清耸禅师的悟处,那么,他此后的开法示众,亦从此中流出,未曾片刻离开这个。请看他的一则上堂法语:

“十方诸佛常在汝前,还见么?若言见,将心见,将眼见?所以道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又曰:“见色便见心,且唤甚么作心?山河大地,万象森罗,青黄赤白,男女等相,是心不是心?若是心,为甚么却成物象去?若不是心,又道见色便见心?还会么?只为迷此而成颠倒,种种不同,于无同异中强生同异。且如今直下承当,顿豁本心,皎然无一物可作见闻。若离心别求解脱者,古人唤作迷波讨源,卒难晓悟。”

有僧问:“如何是摩诃般若?”清耸禅师道:“雪落茫茫。”僧无语。清耸禅师便问:“会么?”僧曰:“不会。”清耸禅师于是示偈云:

“摩诃般若,非取非舍。

若人不会,风寒雪下。”

“见色即见心”,在禅林中,是一个颇为流行的话头,不仅清耸禅师常常提举,其他很多禅师亦经常以此来导引学人。若能豁破此语,学道之能事毕矣!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感应故事 宗门故事名人学佛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于佛教徒来说,吃斋要求更严,吃斋就是修行。首先吃斋饭时心要清净,吃斋饭的时候不能说话,大家知道说话容易让我们分心,容易让我们心理产生杂念,这些都是不利于我们心清净的,其次我们不能要求斋饭做得美味、品种丰富等,我们要求斋饭有多好吃,这是我们贪心之表现,是增长我们贪欲的,我们修行时贪心是有很大危害的,所以很多学佛的朋友在朋友圈晒素食美食,一方面引导未吃素的朋友吃素,这是有好处,是一件有功德的事,另一方面,增长人家对美食的贪欲,这也是有恶业的。吃斋的原则是能吃得下去就好了;最后吃斋时要求我们不能有一点浪费,一般做斋饭的地方,都有来自十方的供养,特别是免费提供给我们吃的时候,不能浪费一粒米、一口汤,甚至一滴水。其实不仅是吃斋要这样,平时我们吃饭,喝水也要注意这些,不能有任何浪费,这是为自己积福。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