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岩俊禅师悟道因缘


2015/5/22    热度:261   

观音岩俊禅师悟道因缘

东京(洛阳)观音院岩俊禅师,投子大同禅师之法嗣,俗姓廉,邢台人。出家后,四处参学,遍历衡、庐、岷、蜀诸方禅席。曾行脚于凤林(今甘肃境内),路过一处深谷的时候,意外发现一堆五色珍宝。同行道友一见,觉得奇怪,想把珍宝取走。岩俊禅师道:“古人锄园,触黄金若瓦砾。待吾菅(jian)覆顶,须此供四方僧(待我将来结茅住庵的时候,用它来供养四方僧众)。”说完便放下珍宝,继续前往他方参礼。

不久,岩俊禅师来到投子山,礼谒投子大同禅师。

投子禅师问:“昨夜宿何处?”

岩俊禅师道:“不动道场。”

投子禅师问:“既言不动,曷由至此?”

岩俊禅师反问道:“至此岂是动邪?”

投子禅师道:“元(原)来宿不著处”。

于是默然给予印可。

岩俊禅师悟道后,即前往洛阳,住观音院,六徒常常有数百人。后周高祖、世宗二帝,潜隐于民间时,常常登丈室拜访岩俊禅师。他们每次来,必定给岩俊禅师顶礼。二帝即位后,特赐岩俊禅师紫衣,并赐号净戒大师。岩俊禅师归寂于乾德丙寅年(966) ,春秋八十五岁。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感应故事 宗门故事名人学佛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什么叫“觉”,什么叫“不觉”,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心体离念”就觉了。我们现在一天到晚起念头,念头没离开,就是不觉。不觉而有起念,觉了就没有念了。念愈多,就是迷得愈深。觉的相是心里面没有念头,迷的相就是有念;不觉就有念,觉就没有念。觉的时候,“心体离念”,你就证得清净法身,当然圆满报身就现前了。圆满报身是智慧成就的。觉就是智慧,智慧现前了。觉起了作用,就是千百亿化身。三身圆证,只要你能够真正做到心体离念。佛与凡夫不一样的地方就在这里,所以一天到晚起心动念打妄想不是好事情。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