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的快乐


2015/5/22    热度:187   

布施的快乐

圣凯法师

布施功德无量,是我们常说的“行话”。但是,功德从哪里来呢?内心快乐便是功德。但是,为什么布施会内心快乐?这只有布施者才会有这样的心理体会,非布施者是没有这种体会的。

因为,人其实是一个平衡系统。当我们的付出超过我们的回报时,我们一定会取得了某种心理优势;反过来,当我们的获得超过了你付出的劳动,甚至不劳而获时,便会陷入某种心理劣势。人生其实十分公平,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有时,我们是用物质上的不合算换取精神上的超额快乐,虽然表面上我们失去了许多物质上的享受,其实我们却得到用任何物质都无法换来的精神快乐。也有时,我们看似占了金钱的便宜,却同时在不知不觉中透支了精神的快乐。所谓“吃亏是福”,正是总结了物质与精神的快乐上的得失而得出来的。

许多人碰见一些乞讨者,总认为那些是骗子,而不愿意用小小的一点金钱来换取巨大的快乐。其实,他们的真假对于你来说,并没有一点关系,而问题是当你向他们施舍时,正表示你富有,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当我们用精明的目光考察他们的真假时,当我们真的想给他们时,其实自己已经不快乐了。

所谓“圣人”就是能够看到精神快乐大于物质快乐的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以低姿态来做各种各样的好事。所以,在中国佛教的禅林中,祖师都是出于在寺院中处于最卑微地位的出家人,如煮饭的饭头、挑水的水头、种菜的菜头、烧火的火头等,其原因也就在这里。

这样,当我们真正掌握这些规律后,“圣人”也就不是遥不可及,我们都或多或少拥有圣人的品质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感应故事 宗门故事名人学佛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六道凡夫,口业造得最多,也造得最重,所以佛把口业摆在第一个,特别提醒我们,一切时一切处,要善护口业。口业有四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绮语可以说是最普遍的。绮语,就是花言巧语。在我们生活的周边,常常可以看到有人利用绮语迷惑众生,欺骗众生。他说得非常好听,不怀好意,你听起来很舒服,结果你受害了,自己还不知道。十恶业里头的绮语,这个罪业很重,果报在地狱!我们今天看到,上当吃亏被骗的人,太多太多了。你讲真话,他不相信,他不肯接受;人家用花言巧语欺骗他,他乖乖地被骗。这是愚痴到了极处!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