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08.清豁禅师悟道因缘
2014/9/3   热度:322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08.清豁禅师悟道因缘 漳州保福院清豁禅师,泉州睡龙道溥禅师之法嗣,福州人。少而聪敏,礼福州鼓山神晏兴圣国师落发受戒。 后与冲煦长老结伴礼谒福州大章山契如庵主。在山间,他们遇见契如庵主正在采集栗子,因为以前没有见过,所以不认识。 清豁禅师上前问讯道:“道者!如庵主在何所?” 契如庵主道:“从甚么处来?” 清豁禅师道:“山下来。” 契如庵主道:“因甚么得到这里?” 清豁禅师道:“这里是甚么处所?” 契如庵主作揖道:“那不吃茶去?” 清豁、冲煦二师方省站在眼前的就是契如庵主,于是一起至庵所。二人坐在契如庵主的左右,听他高谈阔论,不知不觉到了晚上。这时,清豁禅师向外一看,只见豺狼虎豹都纷纷来至庵前,它们都很驯服地绕庵转悠着。 清豁禅师因作诗赞曰: “行不等闲行,谁知去住情。 一餐犹未饱,万户勿聊生。 非道应难伏,空拳莫与争。 龙吟云起处,闲啸两三声。” 清豁禅师经契如庵主点拨,虽得个信处,然犹有疑滞,不能完全自肯。于是,他又前往泉州礼睡龙山道溥弘教禅师。 初礼睡龙,睡龙禅师便问:“豁阇黎见何尊宿来,还悟也未?” 清豁禅师道:“清豁尝访大章,得个信处。” 睡龙禅师于是上堂集众,召唤清豁禅师,说道:“豁阇黎出来,对众烧香说悟处,老僧与汝证明。” 清豁禅师于是出众,拈香道:“香已拈了,悟即不悟。” 睡龙禅师一听,非常高兴,遂予印可,并接纳为入室弟子。 清豁禅师后住漳州保福院接众。 曾有僧问:“家贫遭劫时如何?”师曰:“不能尽底去。”曰:“为甚么不能尽底去?”师曰:“贼是家亲。”曰:“既是家亲,为甚么翻成家贼?”师曰:“内既无应,外不能为。”曰:“忽然捉败时如何?”师曰:“内外绝消息。”曰:“捉败后功归何所?”师曰:“赏亦未曾闻。”曰:“恁么则劳而无功也。”师曰:“功即不无,成而不处。”曰:“既是成功,为甚么不处?”师曰:“不见道,太平本是将军致,不使将军见太平。” 这则公案谈到了修禅用功的极细微处。常言道,外贼易防,家贼难防。修行人见地若不到位,必遭家贼。这家贼来自何处?来自对修行本身的执着,来自有对治心,换言之,只要心中尚存凡圣、垢净、烦恼菩提、生死涅槃等二边见,没有不遭家贼的。因此,要尽一切执着对待,做到内外无消息,无为用功,不生功用想,方有相应分。 清豁禅师示寂前,有遗偈云: “世人休说路行难,鸟道羊肠咫尺间。 珍重苧(zhu)溪溪畔水,汝归沧海我归山。” 说完偈子,便离开旧所,前往贵湖结庵待灭。一日,清豁禅师谓门人道:“吾灭后将遗骸施诸虫蚁,勿置坟塔。”说完便入湖头山,宴坐于磐石上,俨然而逝。门人禀其遗命,留尸七日,竟无虫蚁来食,于是便荼毗,散于林野。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般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总爱发脾气,他不知道这个对自己的伤害非常严重!发脾气,伤害别人只有三分,伤害自己有七分。发脾气,自己受的伤害大,几天都恢复不过来,这个道理要懂。对人发脾气,如果对方没有涵养,他会记在心里,这就变成了仇恨。他现在没有能力反抗你,到他有能力的时候,他就来报复。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个才痛苦!所以佛菩萨教我们,在这个世间最重要的,不能跟人结冤仇。可是一般人不懂这个道理,有意无意都得罪人,得罪人就是跟人结冤仇,所以你自己这一生当中想做什么事情,处处有障碍,那是什么?冤家债主太多了。没有人肯帮助你,只有人来障碍你,原因就在此地。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