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20.清耸禅师悟道因缘
2014/9/3   热度:257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20.清耸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灵隐清耸禅师,清凉文益禅师之法嗣,福州福清县人。 初参法眼(清凉文益),法眼禅师便指着窗外潇潇雨滴,谓清耸禅师道:“滴滴落在上座眼里。” 清耸禅师不明其旨。 后因诵读《华严经》,忽然感悟,始深信“滴滴落在眼里”,果然真实不虚。 清耸禅师于是便把自己的证悟告诉了法眼禅师,法眼禅师悉予以印可。 清耸禅师悟道后,即回明州四明山卓庵开法。当地节度使钱亿对清耸禅师甚为仰慕,并执事师之礼。清耸禅师后来又应忠懿王之请,于临安开法。最后又迁居杭州灵隐寺,署了悟禅师。 如果说“滴滴落在眼里”是当年清耸禅师的悟处,那么,他此后的开法示众,亦从此中流出,未曾片刻离开这个。请看他的一则上堂法语: “十方诸佛常在汝前,还见么?若言见,将心见,将眼见?所以道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又曰:“见色便见心,且唤甚么作心?山河大地,万象森罗,青黄赤白,男女等相,是心不是心?若是心,为甚么却成物象去?若不是心,又道见色便见心?还会么?只为迷此而成颠倒,种种不同,于无同异中强生同异。且如今直下承当,顿豁本心,皎然无一物可作见闻。若离心别求解脱者,古人唤作迷波讨源,卒难晓悟。” 有僧问:“如何是摩诃般若?”清耸禅师道:“雪落茫茫。”僧无语。清耸禅师便问:“会么?”僧曰:“不会。”清耸禅师于是示偈云: “摩诃般若,非取非舍。 若人不会,风寒雪下。” “见色即见心”,在禅林中,是一个颇为流行的话头,不仅清耸禅师常常提举,其他很多禅师亦经常以此来导引学人。若能豁破此语,学道之能事毕矣!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修行,古大德一再教导我们,“从根本修”,根本就是起心动念。我们回头,要从起心动念处回头,务必把自己在这一生当中塑造成纯善的人。什么叫纯善?像佛在《十善业道经》里面所说的,菩萨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夹杂,这就是纯善。我们背诵经典,把经典上的教训念得很熟,这是常念善法;我们起心动念跟善法相应,这是思惟善法;我们的身语意三业无一不善,这就是观察善法。常念善法是心善,思惟善法是思想善,观察善法是行为善,务必要叫善法念念增长。末后佛还一再郑重嘱咐,“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才真正叫止于至善。止于至善,这是佛菩萨的大道,我们为什么不走大道?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