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湖养庵广心禅师悟道因缘


2015/5/22    热度:311   

  鹅湖养庵广心禅师悟道因缘

  广信鹅湖养庵广心禅师,投子绍奇之五世法孙,云棲祩宏禅师之神足,俗姓朱,本郡上饶人。养庵禅师少时偶然到亲戚家作客,碰到一位修道人在席间谈论四生之义。养庵禅师一听,当即洞明物我平等之大意。不久,养庵禅师便北上洛阳太平落发出家,旋即南归焦山受具足戒。此后,养庵禅师便一心专注于宗门大事,用功勤苦。

  参学既久,一日夜间,养庵禅师偶于江边行走,忽然听见江上梢公推船发出用力的声音,终于豁然有省,遂当即作偈云:

  “夜静江空阔,推船□□声。

  不知何所住,担心半边轻。”

  不久,养庵禅师便前往礼谒华山和尚,请求印证。

  一日,华山和尚举“一段生涯六不收”之话头,诘问养庵禅师。

  [“六不收”公案,见云门语录。意谓清净法身,无形无相,为万物之本,非六根六尘六大之所能收摄。此话头既出,宗门中多有人提唱。如,圆悟克勤禅师曾上堂举——有僧问云门祖师:“如何是清净法身?”云门祖师道:“六不收”。圆悟禅师举完后,但提倡道:“只道得一半。若问道林,只对他道,一不立。”并作颂云:

  “一不立,六不收,突然那更有踪由。

  无限青山留不住,落华流水太悠悠。”]

  养庵禅师一听,疑情大起,于是奋志参究,猛提七昼夜,终于身心脱落。

  养庵禅师悟道后不久,即回故里。出世后,初住灵山,后移住鹅湖。

  为接引学人,养庵禅师曾经在墙壁上画了一个大圆相,在旁边题字云:“内写莫教涂黑,外写勿使伤白。有人向圈里圈外下得注脚者,许汝学道无疑。不然,总是懡欏(羞惭)。”

  此外,养庵禅师还于方丈室的门口挂了一个“无门锁”,以勘验诸方学者,旁边有偈云:

  “上古留传锁,凭君智钥开。

  若无开锁法,相见不须来。”

  住持鹅湖期间,养庵禅师十多年不设首座一职。许多人都不理解。后博山元来禅师来参,机语相契,养庵禅师遂请他居首座之职,并以偈相赠云:

  “鹅湖十载虚元位,一旦缘何立少年。

  两道眉毛八个繓(zuo,结),须知佛祖不容前。”

  养庵禅师圆寂于万历丁卯年(疑有误)二月。临终有辞世偈云:

  “八十余年幻梦中,铁牛耕破太虚空。

  临行一句相分付,半夜金乌带日红。”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感应故事 宗门故事名人学佛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说穿衣,穿衣能够放下穿衣的执着,放下穿衣的嗜好,这是布施波罗蜜;衣服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这是持戒波罗蜜;这一件衣服保存得很好,能够穿多少年,它不会损坏,这是忍辱波罗蜜。你穿着愈简单,生活愈容易,愈不需要求人,这是精进波罗蜜;在衣着上不受别人那个时髦花样的扰乱,如如不动,你就有禅定波罗密;你穿得很自在,很快乐,到哪里都很潇洒,这是般若波罗密。你看一样东西里面,六度具足了。吃饭也是如此,工作也是如此,点点滴滴无不具足六波罗蜜。你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能够自己忍一点,不随自己的嗜欲,你就修了很多的福。随自己的嗜欲,起心动念自私自利,这个不好!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