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清旦禅师悟道因缘
2015/5/22   热度:226
慧通清旦禅师悟道因缘
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慧通清旦禅师,大沩法泰禅师之法嗣,俗姓严,蓬州(今四川蓬安)人。清旦禅师出家受戒后,即出关游方,遍礼禅席。
后至德山,正赶上法泰禅师上堂。法泰禅师举赵州勘婆子之公案——
有僧游五台,问一婆子曰:“台山路向甚么处去?”婆曰:“蓦直去。”僧便去。婆曰:“好个师僧又恁么去。”后有僧举似赵州,赵州曰:“待我去勘过。”明日,赵州便去问:“台山路向甚么处去?”婆曰:“蓦直去。”赵州便去。婆曰:“好个师僧又恁么去。”赵州归院,谓僧曰:“台山婆子为汝勘破了也。”
法泰禅师举完此公案,便问“赵州云:台山婆子已为汝勘破了也。且道意在甚么处?”良久,又自下转语道:“就地撮将黄叶去,入山推出白云来。”
清旦禅师一听,心中所有疑情当下释然。
第二天,清旦禅师便入室请益。
法泰禅师勘问道:“前百丈不落因果,因甚么堕野狐?后百丈不昧因果,因甚么脱野狐?”
清旦禅师道:“好与一坑埋却!”
法泰禅师一听,非常高兴,遂予印可。
清旦禅师悟道后,即前往潭州传法。
曾有上堂法语云:“说佛说祖,正如好肉剜疮。举古举今,犹若残羹馊饭。一闻便悟,已落第二头。一举便行,早是不著便。须知个事(指自性),如天普盖,似地普擎。师子游行,不求伴侣。壮士展臂,不借他力。佛祖拈掇不起,衲僧愿见无门。迷悟双忘,圣凡路绝。且道从上诸圣以何法示人?”说到这里,便大喝一声道:“莫妄想。”
自性人人具足,超越二边,绝诸对待,不从他得,亦不从悟得,说迷说悟,说凡说圣,都是末边的事。虽然说凡圣也是一种妄想,然必须亲自到这地步,始能坚信不疑。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心量小的人很可怜,小小的事情斤斤计较,坚固执着,生活得很苦。他为什么这么苦?心量太小,太窄小了,这就是佛在经上常讲的“可怜悯者”,真的可怜悯!社会为什么这么动乱?就是大家的心量都很小,彼此之间不相容;不相容才有争执、才有斗争。每个人心量都很大、都能包容,这个社会就和谐,不会有争执了。如果每一个人都执着自己的成见,不能够合作,那社会就乱了。现代人迫切的需要,就是如何能够将各种不同的族类、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宗教思想圆融整合。我们共同在地球上生活,只要大家能消除歧视、消除误会,互相尊重、互助合作、互相包容,就能创造美好幸福的人生。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