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妙伦禅师悟道因缘


2015/5/22    热度:598   

  断桥妙伦禅师悟道因缘

  临安净慈断桥妙伦禅师,径山无准师范禅师之法嗣,俗姓徐,台州黄岩人。妙伦禅师十八岁投永嘉广慈院出家,后礼瑞岩谷源道禅师座下参学。

  一日,谷源道禅师举洞山麻三斤之公案——

  有僧问洞山守初禅师:“如何是佛?”洞山禅师道:“麻三斤。”

  妙伦禅师闻后,疑情大作,却又找不到入处。

  于是他便辞别谷源道禅师,游方参学,遍叩禅席,可是机语皆不相契。

  渐渐地,妙伦禅师对参禅这一法感到有些绝望。他自言自语道:“吾口讷耳聩,何能究此?不若务实修行。”

  于是他便放弃参究,改为日以诵经为业。后来有一天,妙伦禅师于云居山见山堂,阅读《楞枷经》。当他读至“蚊虫蝼蚁,无有言说而能办事”这一句时,顿然有省。

  不久,妙伦禅师便前往径山,参无准师范禅师,希望能得到他的印证。

  初礼径山,师范禅师便问:“从何处来?”

  妙伦禅师道:“天台。”

  师范禅师又问:“还见石桥么?”

  妙伦禅师道:“我一脚踏断也。”

  从此以后,丛林中人士皆称妙伦禅师为“断桥伦公”。

  为了勘验妙伦禅师,师范禅师一日举赵州狗子无佛性之公案——

  有僧问赵州和尚:“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和尚道:“无。”那僧又问:“上至诸佛,下至蝼蚁,皆有佛性,狗子为甚么却无?”赵州和尚道:“为伊有业识在。”

  举完此公案,师范禅师便以“狗子因何有业识”这一问题,诘问妙伦禅师,令他下一转语。

  妙伦禅师于是连下了三十个转语,均不契旨。

  无奈之下,他只好哀请师范禅师为他方便开示。

  师范禅师于是为妙伦禅师举真净和尚的一首偈颂云:

  “言有业识在,谁云竟不深。

  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妙伦禅师闻偈,悚然良久。

  就在这个时候,寺院里的板声突然响起,妙伦禅师通身汗下,终于大悟。

  妙伦禅师后出世,住临安净慈寺。

  妙伦禅师说法简直,具格外机,唯上智者得之,而劣器者不能凑泊。

  妙伦禅师在接众的时候,曾举过慈明禅师的这样一则公案——

  慈明禅师常于室中安一盆水,盆上横一柄剑,剑上安一双草鞋,凡有僧来,慈明禅师便指示诘问。来僧若拟议,慈明禅师便拈拄杖打出。

  举完此公案,妙伦禅师便作颂云:

  “百花丛里跃鞭过,俊逸风流有许多。

  未第儒生偷眼觑,满怀无奈旧愁何。”

  慈明禅师的这则公案,向以高峻著称。道眼未明者,读了这则公案,自然是“满怀无奈旧愁何”。这怪不得别人,只因自己拟议心未断,偷心未死。

  妙伦禅师另有一则上堂法语,云:“荆山有玉,获得者不在荆山。赤水有珠,拾得乾不在赤水。衲僧有无位真人,证得者出入不在面门。”说到这里,妙伦禅师蓦地拈起拄杖,横按着,说道:“会么?幽州江口石人蹲。”

  临济禅师曾讲,“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既是从面门出入,为什么妙伦禅师却道,证得者出入不在面门?

  妙伦禅师临终前,魏国公曾遣使送药前来,妙伦禅师没有接受。魏国公于是又派人问妙伦禅师:“师生天台,因甚死净慈?”妙伦禅师回答说:“日出东方夜落西”,说完便坐化。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感应故事 宗门故事名人学佛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在经上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闻佛法,就有出离生死、超越轮回的机会。我们失人身太容易了,失掉人身再得人身,那就难了。我们要常常反省:我们失掉人身,来生能得人身吗?来生要得人身,五戒十善至少要拿到八、九十分,几个人敢说他来生还能得人身?得不到了!杀盗YIN妄天天干,天天妄语、两舌、贪嗔痴慢,这怎么行?用贪心学佛,用嗔恚心、嫉妒心来学佛,佛门里出功德,你出一万,我出二万,我在你之上,这样的心态,来生不但成不了佛,人身也得不到!佛法自始至终,在功夫上来讲,断烦恼、破执着;成就上来说,开智慧。世间有许多自以为聪明的人,不肯老实念佛,他天天打妄想,天天生烦恼,不开智慧!他把害当作好,把好当作坏,愚痴到了极处,所以佛在经上这些人是“可怜悯者”,真正可怜!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