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院通禅师悟道因缘


2015/5/22    热度:517   

  北院通禅师悟道因缘

  益州(今四川成都)北院通禅师,洞山良价禅师之法嗣。出家后,投夹山善会禅师座下。

  一日,夹山禅师上堂云:“坐断主人公,不落第二见。”

  通禅师一听,便从大众中走出来,说道:“须知有一人不合伴。”

  夹山禅师道:“犹是第二见。”

  通禅师于是一把将禅床掀倒。

  夹山禅师问:“老兄作么生?”

  通禅师道:“待某甲舌头烂,即向和尚道。”

  第二天,通禅师又入室参礼夹山禅师。

  通禅师问:“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岂不是和尚语?”

  夹山禅师道:“是。”

  通禅师一听,又将禅床掀倒,并叉手而立。

  夹山禅师突然站起来,打了通禅师一拄杖。

  通禅师便退下去。

  因在夹山会下不能契旨,通禅师后来又投洞山良价禅师座下,随众参学请益。通禅师虽然用功精勤,然未能发明心地。于是他心里非常着急,又想辞别洞山,入岭参请其他大德。

  洞山禅师道:“善为!飞猿岭峻,好看!”

  通禅师深思良久。

  洞山禅师唤道:“通阇黎!”

  通禅师应诺。

  洞山禅师道:“何不入岭去?”

  通禅师言下有省,于是决定继续留在洞山禅师身边,不再入岭参学。时人皆称之“镢头通”。

  洞山禅师圆寂后,通禅师便往益州北通院弘化。圆寂后谥证真大师。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感应故事 宗门故事名人学佛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学什么?学用心如镜,这个心要像镜子一样,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诸位想想,镜子有没有分别、执着?没有,所以佛教给我们“用心如镜”,要清净,要不动,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看镜子,外面境界现前了,它里面也现前,虽然现前,镜子沾不沾染?不沾染。佛菩萨用心如镜,就像镜子一样,没有取舍。为什么没有取舍?取舍到了极,到了究竟处了,没有取舍了。用心如镜,镜照外面的境界,一样也不会漏掉,样样清楚、样样明了,决不染着。不但以后不染着,正照的时候就不染着。。我们平素,在生活里头,一定要懂得用心如镜,再坏的逆境,不会起嗔恚心;再顺心的顺境,不会起贪爱心。。我们学佛,学什么?放下分别,放下执着,这个心要像镜子一样。佛教给我们“用心如镜”,我们如果真正能用心如镜,那去佛就不远了! 。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