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心经感应


2015/5/22    热度:532   

  心经感应
  唐人孟知俭,小时候病死,魂到阴间。恰逢朋友做阴间鬼吏,对知俭说:“你平生没有福果,只怕难以回人间了。”知俭说:“我念诵《心经》、《金刚经》约三四万遍。”鬼吏翻检簿记,多为白主(善业),还给他看了簿上未来的前程。于是放还,知俭苏醒。后来,未来前程等事都一一应验了。  《朝野佥载》
  明人王锡爵(曾任宰相,谥号文肃),担任神庙首辅。他请画工用金银汁画大士像,手书《心经》在画轴上,送他人供奉,不计其数。儿子王衡,中榜眼。孙子王时敏,信奉佛法,赈济饥民。有人在梦中看见六担豆子,一位僧人说:“这是时敏积善的数量。”儿子王揆(音kuí葵),科举及第;儿子王掞(音yǎn眼),孙子王原、王祁等,都是进士。《现果随录》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 感应故事宗门故事名人学佛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首先要建立自信心,从迷心里面去开悟,然后在境界里面自在地受用。我们要改善环境,必须从内心里面去改,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我们失去自信心,到处求鬼神、求佛菩萨,这都是迷心逐境,决定不会有幸福。我们在六道里面升沉,造善业就三善道受生,造恶业就三恶道受报,善恶之报,丝毫不爽。一般讲,人在四十岁之前受前生业力影响大,四十岁之前的果报是前生修的。有些人年轻时侯就发达,那是前生修的。如果他发达的时候,胡作妄为,不好好修福,中年以后逐渐就会衰败,甚至晚年潦倒不堪!四十岁以后是今生的力量大,前生的力量很薄弱,所以在四十岁是很大的转变!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是自己创造的,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