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那先比丘经 第五十二问 神识、智慧、自然,是同是异?
2014/9/3   热度:221
白话文:那先比丘经 第五十二问 神识、智慧、自然,是同是异? 王又问那先:「人的神识、智慧、自然,这三种事情,是同还是不同?各各相异吗?」那先说:「人的神识这个东西啊,是产生觉悟的本体;智慧呢,是知晓大道之能力;自然呢,是虚空的,没有人的主体意识的躯壳。」王又问那先道:「人们都谈论获得灵魂。怎么样才能称之为获得灵魂的呢?用眼睛来观看颜色,用耳朵来倾听声音,用鼻子闻香臭之气,用口去体知味道,用身躯去感受软硬与粗细,用心志去辨别善恶。那么对於人而言,什么叫做获得灵魂呢?」 那先问王:「现在可以分析来看,用眼睛看东西,撇开瞳子,不要瞳子,视力能够更加广远吗?摧裂某人的耳朵,听力能够更加广远吗?撕开鼻(孔)让它变得更大,那么它闻到的香气是多还是不多?挖去嘴巴使它变得更大,看其分辨的味道,是不是能够更加地多样化些?如果我们要剥去割下某人的肌肤,看他是否还知道粗细软硬的区别下?清除某人的意志,看其载承的心念是不是会更多?」王说道:「那就不会如此了。」 原典 王复问那先:「人神①、智②、自然,此三事,宁同不?各异?」那先言:「入神者,生觉;智者,晓道;自然者,虚空,无有人③也。」王又问那先:「人言得人④。何等为得人者?今眼视色,耳听声,鼻闻香臭,口知味,身知软麁⑤,志知善恶之事。何所为得人者?」 那先问王;「如今合解⑥,用目视,脱瞳子,去之,视宁广远不?裂大其耳,听声宁广远不?决鼻令大,其闻香宁多不?刎⑦口令大,知味宁多不?剥割肌肤,宁令信知麁软不?拔去其意,盛念宁多不?」王言:「不也。」 注释 ①人神:人拥用的不死之神识。 ②智:认识能力。 ③虚空,无有人:虚空,没有精神,徒有躯壳;无有人,没有人的知觉、感情等。 ④得人:找到灵魂。人,抽象的有生命的灵魂。 ⑤帘:即「粗」字。 ⑥合解:分析分开来看。 ⑦刎:丽刻本作「吻」 ,亲自尝一尝。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蕅益大师说,“境界里无佛亦无魔,魔与佛都在你自己心中”。外面境界是无佛亦无魔,佛与魔是自心变现的,境随心转!魔与佛是“唯心所现”,是一念觉迷变现的境界,你一念觉,外面全部是佛;一念迷,外头全部是魔。真正外境是无佛亦无魔!你自己心里有把握,做得了主宰,什么境界都“不取相、不动心”,外面境界统统是佛菩萨。你心清净、平等,外面统统是佛菩萨;假如你的心清净,外面纵有再多的诱惑,你不为所动,佛菩萨就在你面前,所谓“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你要是觉悟了,人家来赞叹你,或是来侮辱你,他来考你,你如如不动,他是佛!所以,觉悟的人看一切人都是佛;迷惑的人,佛来了也是魔。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