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78.德止禅师悟道因缘


2014/9/3    热度:267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78.德止禅师悟道因缘

  江州圆通青谷真际德止禅师,宝峰惟照禅师之法嗣,光禄大夫徐闳(hong)中之少子,祖上世居历阳(今安徽和县)。德止禅师生得双瞳绀碧,神光射人。然而他的智力却开发得比较迟,十岁的时候还不识字,整天贪睡,他的父亲称他为懵然子。稍大以后,他突然变得聪明起来,记忆力过人。文章写得很好,多有惊人之语。

  成人后,有一天,他梦见一异僧传授给他四句偈。后来有人赠给他一幅南安岩主之真像。原来,梦中的四句偈就是这幅真像旁边的聪明偈。从此以后,他便对这四句偈忆持不忘。

  五年以后,德止禅师的父亲准备迁往西洛为漕运使,德止禅师将随往居住。一天晚上,他忽然大悟,连作数偈。其中有一偈是这样写的:

  “不因言句不因人,不因物色不因声。

  夜半吹灯方就枕,忽然这里已天明。”

  从此以后,他整日欢天喜地,啸歌自若,众人莫测其所以。

  不久,德止禅师要求出家。但是他的父亲不同意,打算给他弄一个官半职。德止禅师告诉他的父亲说:“某方将脱世网,不著三界,岂复刺头于(沉溺于)利名中邪?”并请求他的父亲把官职授给他的堂兄。没有办法,他的父亲只好同意他出家受戒。

  出家后不几年,德止禅师便名振京师,四方学子都争相从他学法。宣和三年(1121)春,北宋微宗皇帝特赐他法号真际,并请他住持圆通寺。

  德止禅师曾有上堂法语云:“山僧二十年前,两目皆盲,了无所睹。唯是闻人说道,青天之上有大日轮,照三千大千世界,无有不遍之处。筹策万端,终不能见。二十年后,眼光渐开。又值天色连阴,浓云乱涌,四方观察,上下推穷,见云行时,便于行处作计较;见云住时,便于住处立个窠臼。正如是间,忽遇著个多知汉,问道:‘莫是要见日轮么?何不向高山顶上去。’山僧却征(问)他道:‘那里是高山顶上?’他道:‘红尘不到处是。’诸仁者,好个端的消息,还会么?长连床上佛陀耶。”

  这段法语向我们透露了他当年修行悟道的得力处。“红尘不到处”,与其说是境,还不如说是心。不计度,不立窠臼,不被声色、言句所转,这个即是红尘不到,即是高山顶上。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生命不要紧,慧命要紧;肉身不要紧,法身要紧;利益自己的不要紧,利益众生的要紧;常常这样想,我们才真正能够发起护法心。念佛人心地慈悲,与一切众生广结法缘,随分随力。没有力量的时候,欢喜赞叹就是结法缘,有能力的时候要随分随力,成人之美。人家做一件好事,这个好事利益社会、利益众生,我们有钱,用财物帮助他;没有钱,我们有时间,我们去做义工,以劳力帮助他。年岁大了,做义工做不动了,欢喜赞叹,用善念帮助他、赞美他、鼓励他。这都是行善,这都是做好事,与大众结法缘。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