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食不诚 损福获罪 (明 博山沙弥)


2015/5/22    热度:1666   

施食不诚 损福获罪 (明 博山沙弥)

明朝博山能仁寺,崇祯年间(公元1629—1644年),有施主来山请僧施食。派一沙弥点香烛,被鬼捆绑在台下,口鼻流涎。空中有人说:"这沙弥不清洁,众鬼要将他绑在桅杆下,我才劝阻了。但你们向来施食都不至诚,饿鬼均得不到吃的,空腹回去。还有你们每次在弥勒阁学习焰口经咒时,有人赤膊,有人躺着。这样诵咒,很不如法,将折福造罪。僧人问:"你是谁 "答:"我是某长老,现住西禅堂后面,是守护这丛林的。"第二晚,有个比丘发至诚心施食。空中又说道:"今晚众鬼得到一些吃的。"这样看来,施食的人,必须戒德精严,至诚持咒,生大悲心,想饿鬼的痛苦,或许对他们有帮助。否则,浪费施主的钱财,自己也获罪报折福折寿。况且饿鬼道的众生,长劫以来连水浆的名字都听不到。我们出家人,怎能不起悲心,怜悯他们 !每天还应当自备水饭,诵念施食真言,甘露水真言,来解救他们的饥渴。佛法教人,在下雨的时候,向空中念甘露水真言,让一切饿鬼得饮甘露,解救他们的饥渴,也增添自己的福寿。不过咒语是梵音,必须请法师口授,发音准确,才有效果。

(出《六道集》)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因果故事感应故事宗门故事名人学佛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平常一定要晓得用功,用功一定要晓得掌握原则,所以会修行的人,是在境界上修。《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做样子给我们看,什么样子?历事练心。修行无过于历事练心,在境界事相里面练清净心,就练这个。万事万相你要不经历,你怎么知道你能够不着相、不动心?你没有接触过,那个功夫靠不住。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