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67.献蕴禅师悟道因缘
2014/9/3   热度:161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67.献蕴禅师悟道因缘 襄州石门献蕴禅师,青林师虔禅师之法嗣,洞山良价禅师之嫡孙,京兆人。姓氏不详。出家后,他一度云游参学,遍历诸禅席。 后投青林师虔禅师座下。 一日,献蕴禅师问青林和尚:“如何用心,得齐于诸圣?” 青林和尚仰面良久,说道:“会么?” 献蕴禅师道:“不会。” 青林和尚道:“去!无子用心处。” 献蕴禅师便礼拜。就在额头触地的时候,他豁然契悟。从此以后,他便不再四处游方了,而是留在青林和尚的座下,充当园头(负责种植和管理菜果花木)。 一次,献蕴禅师从园里归来,侍立次,青林和尚勘问道:“子今日作甚么来?” 献蕴禅师道:“种菜来。” 青林和尚又问:“遍界是佛身,子向甚处种?” 献蕴禅师道:“金鉏(chu,同“锄”)不动土,灵苗在处(随处)生。” 青林和尚一听,便欣然微笑。 一日,青林和尚来到园子里,呼唤道:“蕴阇黎!” 献蕴禅师应喏。 青林和尚道:“剩(更、更加)栽无影树,留与后人看。” 献蕴禅师便问:“若是无影树,岂受栽邪?” 青林和尚道:“不受栽且止,你曾见他枝叶么?” 献蕴和尚道:“不曾见。” 青林和尚道:“既不曾见,争知不受栽?” 献蕴禅师道:“只为不曾见,所以不受栽。” 青林和尚便点头称道:“如是!如是!” 青林和尚将入寂时,曾召唤献蕴禅师的名字,献蕴禅师应诺。 青林和尚道:“日转西山后,不须取次(任意、随便,引申为充裕、宽舒)安。” 献蕴禅师道:“雪满金檀树,灵枝万古春。” 青林和尚又问:“或有人问你金针线囊事(原指家务事,这里比喻本分事),子道甚么?” 献蕴禅师道:“若是毛羽相似者,某甲终不敢造次(粗率、轻易)。” 青林和尚圆寂后,献蕴禅师初住南岳之兰若。后住夹山,途经潭州的时候,楚王马氏出城延请,从师问法。 楚王问:“如何是祖师西来大道?” 献蕴禅师道:“好大哥,御驾六龙千古秀,玉街排仗出金门。” 楚王一听大喜,便请献蕴禅师入天册府,供养数日,之后方至夹山。 因为献蕴禅师接众时,经常用“好大哥”这一口头语,故时人皆称他“大哥和尚”。 献蕴禅师在夹山住了不多久,便赶上蛮夷作乱。他不得不离开夹山,迁至湖北襄州凤凰山,创石门寺。从此,献蕴禅师就一直住在那里开法接众,再振宗风,一直到他入寂。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有些人念佛诵经的时候流眼泪,非常地伤感,这是感动。什么原因?是念佛诵经的音声触动他的善根。他有这个现象,证明他过去生中是学佛的,而且学得很不错。为什么今天流泪?他前一生在修持功夫还差了一点,没去得了;这一生很幸运又遇到了,他才会有这个感动。有的时候,我们读经念佛,甚至会有寒毛直竖的现象出现。遇到这个情形,不要害怕,这是触动善根。这个经文,突然之间心开意解,忽然明白了,明白的时候就有这个“寒毛直竖”,或者感动地流泪。这种情形是你前世“曾作佛道”,你过去生中曾经是修行人,曾经修学过这个法门,所以你不是凡人。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