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86.洞山守初宗慧禅师


2014/9/3    热度:181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186.洞山守初宗慧禅师

  襄州洞山守初宗慧禅师,云门文偃禅师之法嗣。出家后,一度行脚四方,遍历禅席。后投云门文偃和尚座下。

  守初禅师初参云门和尚,云门和尚便问:“近离甚处?”

  守初禅师道:“查渡。”

  云门和尚又问:“夏在甚处?”

  守初禅师道:“湖南报慈。”

  云门和尚道:“几时离彼?”

  守初禅师道:“八月二十五。”

  云门和尚呵斥道:“放汝三顿棒!”

  守初禅师一听懵然,不知过在何处。

  第二天,守初禅师便上丈室,向云门和尚问讯:“昨日蒙和尚放三顿棒,不知过在甚么处?”

  云门和尚道:“饭袋子!江西湖南便恁么去?”

  守初禅师言下大悟,颇为自得地说道:“他后向无人烟处,不蓄一粒米,不种一茎菜,接待十方往来,尽与伊抽钉拔楔,拈却灸脂帽子,脱却鹘臭布衫,教伊洒洒地,作个无事衲僧,岂不快哉!”

  云门和尚笑道:“你身如椰子大,开得如许大口!”

  守初禅师于是便礼拜而退。

  守初禅师后住襄州洞山,开法化众,名重一时。

  守初禅师接人时,其机锋往往令人莫测。如:

  有僧问:“如何是佛?”守初禅师道:“麻三斤。”

  又有僧问:“文殊普贤来参时如何?”守初禅师道:“趁向水牯牛栏里著。”那僧惊诧道:“和尚入地狱如箭射。”守初禅师道:“全凭子力。”

  其中,“麻三斤”的公案后来很快传遍丛林,象赵州和尚的柏树子公案一样,成为后代禅人参究的主要话头之一。

  《古尊宿语录》卷三十八收有洞山守初禅师语录。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法里面把所有的根机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善根深厚的人,一类是福德深厚的人。有的人善根厚,这两种人都能入大乘法。善根深厚的人听了就相信,他一听就理解,所谓“一闻千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这是善根厚。福德差一点的人,在行上比较疏忽,真正讲断烦恼,这一项他做的功夫不够;信解他有,行上就差一些。福德厚善根少的人,他能信,解就差了,他没有这个能力,怎样给他讲,他也不能体会,他也不清楚。福德厚的人他有福报,他肯依教修行。譬如你叫他念佛,他这一句阿弥陀佛一天到晚不离口,他能行,这个人就福报大。 这两种人都有成就,所以《阿弥陀经》上给我们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可见得只要有善根、有福德,决定能成就。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