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喝有多少重


2015/5/22    热度:203   

  翰林面学士苏东面坡因与照面觉禅师论道,谈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话后,忽有省悟,因而作“未参禅前”、“参禅时”、“参禅悟道后”三偈,表明心得。未参禅前的境界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到了参禅时,其心得是: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及至参禅悟道以后,其心境是: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苏东坡自此禅悟后,对佛法自视更高,闻荆南玉泉寺承皓禅师禅门高峻,机锋难触,心中甚为不服,因此微服求见,想要试一试承皓禅师的禅功如何?才初见面,苏东坡曰:
  “闻禅师禅悟功高,请道禅悟是什么?”
  承皓禅师不答反问道:
  “请问尊官贵姓?”
  苏东坡道:“姓秤!乃秤天下长老有多重的秤!”
  承皓禅师大喝一声,说道:
  “请问这一喝有多少重?”
  苏东坡无以为对,遂礼拜而退。
  苏东坡参禅三个层次,正如青原行思禅师说的参禅三个阶段,他说:“参禅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参禅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参禅悟道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禅者经此三关,虽能开悟,但并非修证,悟是解,修属证,故禅者由悟起修,由修而证。如无修证者,若遇承皓禅师此等禅门宗匠,对你大喝一声时,即瞠目结舌,哑口无言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感应故事宗门故事 名人学佛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功德是定慧,积功累德好不容易,一发脾气,嗔恚之火把你的功德烧掉了,你的功德就没有了。你要是修行一辈子,到临命终时发一下脾气,那什么都完了,太可怕了!所以,修行人最怕的就是嗔恚,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发一顿脾气,所有一切障碍统统都来了,业障都现前了。可是几个人能不发脾气?所以说,对别人发脾气,什么人受伤害?自己受伤害。你骂别人的时候,别人受的伤害小,自己受的伤害太大了!不能忍辱,喜欢骂人,别人受的伤害小,自己受的果报大,为什么?那是地狱的业因。你在造地狱的业因,这个麻烦大了!真正有智慧的聪明人,怎么会干这种事情?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