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巧解“鸡兔同笼”
2015/5/22   热度:465
大约在一千五百年前,大数学家孙子在《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的一道题:“今有雏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雏兔各几何?”这四句的意思就是:有若干只鸡和兔在同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三十五个头;从下面数,有九十四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同学们,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知道孙子是如何解答这个“鸡兔同笼”问题的?
原来孙子提出了大胆的设想。他假设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而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独脚鸡”和“双脚兔”的脚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而每只“鸡”的头数与脚数之比变为1:1,每只“兔”的头数与脚数之比变为1:2。由此可知,有一只“双脚兔”,脚的数量就会比头的数量多1。所以,“独脚鸡”和“双脚兔”的脚的数量与他们的头的数量之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鸡的数量就是:35-12=23(只)。
当然,这道题还可以用方程来解答。我们可以先设兔的只数(也就是头数)是x,因为“鸡头+兔头=35”,所以“鸡头=35-x”。由此可知,有x只兔,应该有4x只兔脚,而鸡的只数是(35-x),所以应该有2×(35-x)只鸡脚。现在已知鸡兔的脚总共是94只,因此,我们可以列出下面的关系式:
4x+2×(35-x)=94
x=12
于是可以算出鸡的只数是35-12=23。
还有一道这样的题:“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大和尚一人吃3个,小和尚3人吃一个。求大、小和尚各多少个?”它的答案是大和尚有25个,小和尚有75个。你知道是怎样算的吗?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相好是修来的,佛要成佛了,在成佛之前,还要一百劫专门修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是世间人所讲德相,相书里面讲的贵相、好相,佛是全部具足,一条也不漏。难道佛还喜欢好相吗?不是的。相好是摄受众生的一种方便,要发心弘法利生,正报庄严必定要修,那就是一定要修清净心,要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我们的相貌,确实会随我们修行的功夫转变。相的确是随心转,心清净,身就清净,相就清净;心慈悲,相就慈悲,举止言语都慈悲。你真正有修行,修个三、五年之后,相貌就不一样!你功夫愈深,相貌也愈好,你这修行功夫骗不了人,一看就知道。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