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三部经之大意


2015/5/23    热度:288   

  净土三部经之大意

  在前章已经举述三部经内容之前后次第,接着必须先了解各经大意,所谓大意如古德说:「囊括始终,冠戴初后」,就是总括一经的始终,统一其前后的一种要领。

  《无量寿经》的大意:《大经》的大意在于释迦、弥陀二尊的遣唤,惠施真实功德的名号。亦即释尊说阿弥陀佛的因源果海(如来净土的因果),而劝往生其净土(众生往生的因果)。从释尊的心意来讲,谓之发遣;从弥陀的心意来讲,谓之招唤。此遣彼唤,以「六字名号」惠施一切众生是《大经》一部的大意。

  《观无量寿经》的大意:依善导大师的《玄义分》,《观经》是释尊开要门诱引圣道的机类,使归入他力念佛为大意。要门就是自力的定、散二善,此二善是入他力念佛之教的肝要之门,故言要门。亦即《观经》是释尊权说定善十三观、散善三观的自力之教,暂引圣道自力的人,调熟之后,再导入唯一的念佛门。这若读前章的梗概便可明白。而亲鸾大师也在《和赞》说:

  释迦牟尼开要门调熟定散诸机类

  正杂二行为方便偏劝专修念佛门

  《阿弥陀经》的大意:《小经》是贬少善根少福德的自力诸行,而劝受持多善根多福德的名号为大意。而《和赞》也说:

  恒沙尘数诸如来嫌弃万行之小善

  平等普劝诸众生名号不思议信心

  此若读前章之梗概亦可明白。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般凡夫最严重的习气,是嫉妒、嗔恚、贪爱。看到别人稍稍比我自己好,嫉妒心就生起来;殊不知嫉妒、嗔恚、贪爱是三恶道的业因。 纵然一天念十万声阿弥陀佛,这三种心要是不断,将来的果报还是在三途。学佛的人,对人事物都不能有牵挂;心里面还有一丝毫的牵挂,就出不了六道。不出六道,三途的成分多,这个事情很麻烦!我们凡夫动感情,把理智转变成感情,理智迷了就叫做感情;一念迷,恐怕是要多生多劫堕落三途,这个利害得失太大了!一般人都很执着;执着,是自己见解上的错误。见解上的错误制造出许许多多的障碍,有这些障碍,就起烦恼;有烦恼就引起苦报,三途是苦报。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五种错误的见解如果不能断,我们三途就有分,三恶道免不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