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依根而度)
2015/5/23   热度:468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依根而度)
这一下,本经的宗趣要旨就突显出来了。
原来这部经,是以度化释尊示灭以后的南阎浮提众生为目的,而示导菩萨当行何等方便的经典。
既是教导菩萨的经典,当然是为菩萨说的,当然算得上是大乘经典了。所以,这部经应列入大乘方等经典。
那为什么又是为其他四种人说的呢?
既然选定了佛陀示灭后南阎浮提众生为度化对象,就先得“分别一切众生根”。《维摩诘所说经·第三品》中说:“当了众生根有利钝,……我观小乘智慧微浅,犹如盲人,不能分别一切众生根之利钝……我念声闻不观人根,不应说法。”
此土众生根,大致可分四种:最上根者为大福报者,如国王、大婆罗门、大长者、大鬼王等;其次为善男子、善女人,这在末世不易找到,而且愈来愈少;再其次为一般鬼神;最下根者,就是恶业罪苦深重者。
虽说广分为四,但因同值此时此地,他们都还有一些共同的特性:
首先,就是前面提过的“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第二,“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第七品)
第三,“然诸众生,获脱罪报,未久之间,又堕恶道……其性刚强,难调难伏……自是阎浮提众生,结恶习重,旋出旋入……使令解脱,生人天中,旋又再入。若业结重,永处地狱,无解脱时。”(第八品)这样看来,即使是善男子、善女人得生人天也不保险,光这“旋出旋入”四个字就够吓人了。
这样看来,在这五浊恶世、末法时期,多数此土众生,在起跑点上是很吃亏的,根本谈不上发菩提心及大乘愿,就连发小乘愿了脱生死、修须陀洹果的福报资粮都不具足。
因此,本经既不谈发无上菩提心,修无上佛道,甚至也不提厌离三界火宅、生死苦海的最低要求。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 净土经论 | 净土圣贤 | 早晚课 | 净土指归 |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中国人讲七情五欲,七情是喜怒哀乐爱恶欲,五欲是财色名食睡,只要心里动了七情五欲,你这个心就被染污。你心里面还有贪嗔痴慢,还有七情五欲,你的心怎么会清净?清净心里是一法不生的,六祖常讲本来无一物,哪有贪嗔痴慢?哪有五欲七情?要知道,七情五欲一动,就是罪障现前。佛菩萨尽情享受,不生七情五欲,他为什么不生这些烦恼?因为他知道相假体空,他知道事实真相。七情五欲是烦恼,我们凡夫享受里面有贪嗔痴慢,有七情五欲,这个享受不正常。享受里面没有贪嗔痴慢,没有七情五欲,这才叫正常的享受。这个正常的享受,叫做“三昧”。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