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十三)


2015/5/23    热度:325   

  己七 安康乐道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此愿标安康乐道者,安、为安宁,康、为康健。由贫病故即不安宁康健,此愿即由不安不康,而使能安能康以乐道修行也。盖人类生活,若不安康,则受苦逼迫,何能安心乐道?故欲人类乐道修行,须先使人类解除饥寒困病之苦患。今世仁人君子,力谋改革社会,建设实业,使人民生活趋于丰足,亦此之图也。故人人皆能效药师佛法而行,则人民生活既改良,社会百业进步,道德文化亦蒸蒸日上矣。

  药师愿其成佛时,若诸有情为众病逼切,皆令解除。众病者,佛经明众生一大不调,百一病起;四大不调,四百四病起;中国古来亦说温、湿、寒、热等病。诸有情类,为诸病苦逼迫痛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因是未尽其天年而夭折,备极凄惨!但今亦有无家独身之人,因有金钱,病来则医,犹有可救;若无家亲,复贫而病,则惟待死而已。但此类众病交迫之有情,若闻药师如来名号,即可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安康乐道,乃至证得菩提。后文所谓“求长寿者得长寿,求富饶者得富饶,求男子者得男子”;显由药师悲愿力故,皆获遂愿所求者也。

  今曰中国急欲解决之民生问题,而欲使人民衣食住行富饶丰乐者,皆不出此药师佛愿;故能人人依此发愿实践,则民生痛苦及生计诸问题,庶几可解决矣!此愿人类解除痛苦,社会和平,国土丰乐,为药师愿特要之点,亦如弥陀愿中之特重闻名往生也。

  药师法会愿云:“第七遵行世尊本愿,普设医院,广施药品,使一切人民,孤苦贫穷,悉离病厄;世尊第七本愿,如实成就”。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真正修行并不是每天拜几百拜,每天念几千声佛,每天念几卷经,不是!那叫装模作样,那不管事,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学佛要转心、要变境界,要在这上做真实的功夫。直到自己功德圆满。什么圆满?一个恶念都没有了:不但恶念没有了,善念也没有了,心才清净。清净心中本无此物,真假、是非、邪正、善恶什么都没有了,干干净净,从这个性德里面现出来的报身叫圆满报身。那个报身是无量相,相有无量好。这也是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来具足」,它不是从外头来的,依正庄严都是本来具足。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