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本愿经讲记》-太虚大师(二二)


2015/5/23    热度:602   

  己三 灭妒碍罪得解脱益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无量千岁受诸剧苦!受剧苦已,从彼命终,来生人间,作牛、马、驼、驴,恒被鞭挞,饥渴逼恼,又常负重随路而行。或得为人,生居下贱,作人奴婢,受他驱役,恒不自在。若昔人中曾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由此善因,今复忆念,至心归依。以佛神力,众苦解脱,诸根聪利,智慧多闻,恒求胜法,常遇善友,永断魔罥,破无明壳,竭烦恼河,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悭贪者,鄙吝不施,殉财无厌;嫉妒者,不耐他荣。此皆由无远识,无大智,心量狭窄,故造自赞毁他之业。瑜伽菩萨戒本所谓:“他实有德,不欲赞美,他实有誉,不欲称扬”。由此钩心斗角,造诸恶业,当堕恶趣受大剧苦。恶趣苦尽,来生人间,报感畜类,则备受夏楚之苦;或感人道,作人奴婢,不得自由。此恒被鞭挞,即嫉妒之余报;饥渴逼恼,即悭贪之余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善恶昭彰,因果难逃,此之谓耳!

  自昔人中文下,正明灭妒罪得解脱益。此类有情,由昔曾闻药师名号,种下善因,今以佛力加故,如春雷春雨之击发,使其识田中之种子起现行而萌芽,归诚三宝,解脱苦因,不受苦果。转昔日之正报残缺,得今日之诸根完具;转昔日之愚痴鲁钝,得今日之聪明智慧。魔罥者,即魔之罥网,今既恒求胜法,常遇善友,多闻智慧,常生正见,心身性命皈依三宝,自然不落魔之罥网矣。无明壳者,谓众生常为无明烦恼所困缚,不知诸法之真谛,堕在黑漆桶中,喻之以壳;今智慧光明现前,无明之壳照破矣。烦恼河者,谓三惑烦恼,能使众生长沦漂溺,喻之为河,今修戒定慧三学,断除三惑,烦恼之河竭矣。无明烦恼之因既穷,则生死之果亦尽,忧悲苦恼不可得矣。人生在世,生老病死谁人能免?略言之,则为生死。生死有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证二乘圣果即出三界分段生死,证大菩提果则变易亦亡。此破无明壳,竭烦恼河,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即超变易而证究竟菩提佛果者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信愿行,是资助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条件。净土三资粮,必须要具足,一条都不能缺。什么叫做信?于净土妙理,深信不疑,这才叫真信。我们现在信不信?很难说。你说不信,好像很虔诚;说你信,净土道理还没懂。不懂是无明覆盖,那是个大障碍!理一定要懂得,一定要断疑生信,才是真实的信心。心心向往极乐世界,念念都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叫做“愿”。我们真的心心念念向往西方极乐世界吗?我们在念经或念佛时,心里还在打妄想,还在胡思乱想,可见得是有口无心,没愿! “行”是讲修行,“行”就是趋向、就是造作。我们向哪一个目标趋向?要向西方极乐世界这个目标、这个方向去走,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与这个目标相应。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