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皈依动机
2015/5/23   热度:333
判别是否真正佛弟子,要看有否真正的心皈依,而真正的皈依,端赖有否生出正确的皈依动机。若缺了动机或缺了清净而正确之动机,我们的皈依便非如法的皈依。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单单讲皈依的部分就有十多页,足见其重要性。
正确的皈依动机有三种,分别呼应下士道、中士道及上士道。下士发心者,知道人死非如灯灭,而经观察又知来世处境似乎不妙,便思虑:‘谁能救我!’他们明白唯有三宝能救助自己出离三恶道39,以此心寻求庇荫。这是下士之皈依因。中士者,因见苦谛及集谛40与十二因缘41等,便明白就算能生于三善道42,仍然不够彻底及安全,所以他们欲求解脱。谁有能力令他们脱出六道呢?唯有三宝可以!故此,他们以这动机作为皈依因。最利根者,见众生苦而心生不忍,欲求最上之智慧、慈悲心及能力来救助度生。为著这目的,他们必须依赖三宝而求成佛。这是大乘或上士之皈依心。以上三重皈依心的依止物件不变,只有依止动机上的不同而已。修持皈依的人,依自己根器及心量大小,而有不同的皈依因。
此外有些人,只是为了求财、求子女或求健康的心去皈依三宝,甚至有强盗为求抢劫行动成功而礼拜、上供及皈依三宝的,这些都非正确或合格的皈依动机。只有前说三种皈依因之任何一种,方为合格的皈依因。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 净土经论 | 净土圣贤 | 早晚课 | 净土指归 |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甚至无法无天,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在当今社会错综复杂形势下,面对纷繁世事,面对自己内心,每个人只有心怀敬畏才能有危机感,才能知方圆、守规矩,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守住自己的内心道德底线,人以善为本。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