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并非都要出家
2015/5/23   热度:361
谈到出世,连带就会说到出家。好多人都误以为信仰佛教后一定得出家,因而裹足不前。出家是源自印度佛教的制度,我国社会因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对此误解极深。譬如:有时会听人说起,如果每个人都学佛,则人类不就要灭种了。因为他认为学佛就是大家都去出家,没有夫妇儿女,社会岂不就瓦解?这实在是一个很严重的误会。
佛弟子可略分为出家弟子与在家弟子。出家、在家都可以学佛修行了脱生死,并非学佛的人一定都得出家,绝不会因大家学佛,就破坏了人类社会。不过,或许大家会问:既然在家、出家都可以修行了生死,又何必有出家制度的存在?这是因为要弘扬佛教、推动佛教,有赖一些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最好是出家人,他们没有家庭负担,又不用做其它种种工作,正好全心全意修行,努力弘法。佛教要在这个世间存在,一定要有这种人来推动,因而有了出家制度。
佛经中虽然赞叹出家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可是不能出家的人,不必勉强;勉强出家有时如不能如法修持,那还不如在家比较好。出家的功德殊胜,但稍不留神,堕落的更厉害。要能真切发心,认真修行;肯为佛教牺牲自己,努力弘扬佛法,才不愧于出家。
出家人是佛教中的核心分子,是推动佛教的主体。佛教的出家制度也就是摆脱世间尘累,而专心一意的为佛法努力。所以,古人说:「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有的人一学佛就想出家,以为学佛就非出家不可;这不但是自己误解,也害别人不敢来学佛。其实,学佛应认识到出家的不易,先做一个良好的在家居士,为法修学,自利利他。如果真能发大心修出家行,献身佛教。则这样对自己与家人有所交待,对社会也不会发生不良影响。
慧律法师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 净土经论 | 净土圣贤 | 早晚课 | 净土指归 |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这个年头,要度众生,一定要有相当的定力。没有定力,必定是心随境转,堕落在名闻利养里头。没有定力,你的智慧不足,没有能力转境界,你必定是被境界所转,所以最好愈少接触外面境界愈好。古人说得好,“知事多时烦恼多,识人多处是非多”,知道的事情多,烦恼就多;认识的人多,是非就多。烦恼多、是非多,你的心怎么能定得下来?真正要想成就,不必要知道的事情,最好不要知道,你烦恼就少;没有必要认识的人,最好不要去跟他打交道,避免是非。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一个修行的人,不必要知道的事情,统统不要知道,心里面少分别执着妄想,这个心才清净。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