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人王第五)


2015/5/23    热度:343   

  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人王第五)

  慧律法师著

  往生人王第五

  乌苌国王

  乌苌国王。平日雅好佛法,曾经告诉随侍身旁的臣子说:‘我为一国之王,虽然享福受乐,但是不能免于无常。听说西方有极乐净土,可以栖息心志,我现今应当发愿,求生彼国。’从此以后六时精进行道念佛。每当供佛斋僧之时,国王及夫人,都亲自奉持饮食供佛斋僧,如是三十年而不停止。临命终时,颜色容貌欢喜愉悦,现出种种灵瑞的感应。(往生集)

  论曰:‘自从佛教东传以来,统领国家的君王,能以至诚深心宏扬护持佛法的,代代不乏其人。然而往生时有瑞相感应的,史书传记里面却很少听闻,没有办法去详细考察。过去帝尧治理天下之人民,平定海内的政事之后,前往藐姑射之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之处),拜见四位贤人,到此山之后突然怅然若失其天下,不觉得其天下有什么重要的。如果真的能以极乐净土为归宿的人,其对于天下世间的态度,也应该是如此啊!’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觉悟的人,根性当家;不觉悟的人,识心当家。识迷,做出来的事情就叫业,业里面有善业、有恶业、有无记业,感得六道三途的果报。如果是自性当家,善恶两边都不造,那造的是什么?佛法里面常讲净业,这好!净业不在六道,六道里头没有净业的果报。净业如果回向求生净土,果报就是极乐世界。你要是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你自自然然就知道,像古大德所说的,放下身心世界。这个放下,要记住:不是事上放下。如果事上放下,佛菩萨怎么会在六道三途里面现身?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可见得他没放下,这是告诉我们,事不能放下,心里头要放下。心里放下什么?放下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一切的享受、贪嗔痴慢。换句话说,该放下的统统要放下,该提起的一定要提起。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