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宏源《净土圣贤录》


2015/5/23    热度:145   

  宏源,字性亮,剃度于南京慧月居,发心甚早。平生喜念佛,勤礼拜,敬师处众,一一平和诚恳。寡言语,摄身严。待人厚,自奉薄。上殿念佛,领导大众,争先恐后。朝斯夕斯,寒暑不辍,数十年如一日。民国庚午秋,患病,延医调理,未能奏效。卧床数月,形容枯瘦,身体浮肿,饮食渐减。问病者至,但点头,不多语,只管加紧念佛。不进饮食,已多日,仍念佛不休。临终前数日,尝亲见阿弥陀佛数次。更闻异香满室,并莲华现于床前。气息奄奄时,舌根尚能微动,随鱼磬声念佛。于冬月二十八日,正念分明而逝。(俞慧郁钞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父母跟儿女的缘有四种: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来报恩的,是父母过去对这个儿女有恩。凡是来报恩的,一定是孝子贤孙,家庭和睦。来报怨的,是过去生中的冤家对头,他投胎到你家来干什么?来报仇的。他长大之后是败家子,一定要把你的家搞得家破人亡。佛法不讲因生,讲缘生。因是已经种下去了,不能改变,缘可以改变。佛法重视缘,缘里面重视教,你要懂得怎样去教他。这是佛陀的恩惠,佛陀的慈悲,我们从这里头去学,学了就有用处。他是来报怨的,怨要化解,但是化解冤结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总纲领、总原则,就是忍辱。古人常常教导我们逆来顺受,我们自己要永远保持仁慈的心,宽恕的心,报恩的心。人家是来报怨的,哪有什么恩?冤结化解就是恩。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