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256.法閦(chu)上座悟道因缘


2014/9/3    热度:197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256.法閦(chu)上座悟道因缘

  法閦(chu)上座,五祖法演禅师之法嗣,出家后,久依法演禅师座下参学,却未有所得。

  一日,法閦上座入室请益。法演禅师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

  法閦上座道:“法閦即不然。”

  法演禅师以手指着他,连忙道:“住!住!法閦即不然,作么生?”

  法閦上座终于言下大悟。

  法閦上座悟道后,深得禅宗平实之旨。关于这一点,可从下面的这则因缘中略见一斑——

  一日,法閦上座至东林宣密度禅师席下,手里拿着一枝鲜花,绕度禅师的禅床一匝,然后背手把花插在香炉中,问道:“和尚且道,意作么生?”

  度禅师屡屡下转语,皆不契旨。

  两个月之后,度禅师便请法閦上座,解释一下他当时插花的原因。

  法閦上座道:“某只将华(花)插香炉中,和尚自疑,有甚么事来?”

  参禅学佛最难得的是一颗平实之心。未悟之前,一般人都会怀有一颗求玄求妙的有所得心,这种有所得心就表现在,对日用应缘处即是自性之妙用这一点,信不及,便承担不及。法閦上座的那句“某只将华插香炉中,和尚自疑,有甚么事来”,难道还不足以醒人迷梦么?真是“万法闲闲,唯人自闹”。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教我们用心如镜:外面的境界明明了了,内心不起心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是佛的境界。起心动念,为社会、为众生,就能入佛境界。心中一念不生,就是知足。知足修圆满,就圆成佛道。念念为别人想,念念帮助别人,念念利益众生,这是佛菩萨的存心,这是觉悟人的心性。不让心中有贪嗔痴慢,不让心中有七情五欲。面对一切境界,不生七情五欲,就生智慧。真正健康之道是:身心清净、心中没有贪嗔痴慢。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