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景隆(古音琴)《净土圣贤录》


2015/5/23    热度:287   

  景隆,字祖庭,号空谷,苏州陈氏子也。幼不茹荤,好趺坐,若禅定然。稍长,从弁山懒云和尚,参叩大法。年二十八,出家虎丘。洪熙中,给牒为僧。依石庵和尚于杭州灵隐寺。寻往天目,刻苦研究,忽有省,驰诣懒云,遂蒙印可。隆既提持向上,兼以净业劝人,著净土诗一百八首。或问永明四料简之旨。答言,参禅人执守话头,自谓守静工夫,更无别事。念佛往生,寅夕礼诵,皆所不行。此所谓有禅无净土也。此等参禅,亦非正气,是为守死话头,不异土木瓦石。坐此病者,十有八九,莫之能救。真得禅旨,如水上葫芦,捺著便转,活泼泼地。如此参禅,不轻念佛往生之道。寅夕礼诵,亦所遵行。左之右之,无不是道。此所谓有禅有净土也。又云,念佛一门,修行捷径。识破此身不实,世间虚妄,唯净土可归,念佛可恃。紧念慢念,高声低声,总无拘碍。但令身心闲淡,默念不忘,静闹闲忙,一而无二。忽然触境遇缘,打著转身一句,始知寂光净土,不离此处,阿弥陀佛,不越自心。然若将心求悟,反成障碍。但以信心为本,一切杂念,都不随之。如是行去,纵然不悟,没后亦生净土,阶级进修,无有退转。优昙和尚,令人提云,念佛者是谁。或云,那个是我本性阿弥陀。谓是摄心念佛,参究念佛。今不必用此法,只用平常念去。隆年五十余,尝自作塔铭。其没也,无所考。时又有琴公者,字古音,福建蔡氏子。尝作念佛警策偈曰,一句阿弥陀佛,宗门头则公案。譬如骑马拄杖,把稳生涯一段。不拘四众人等,持之悉有应验。行住坐卧之中,一句弥陀莫断。须信因深果深,直教不念自念。若能念念不空,管取念成一片。当念认得念人,弥陀与我同现。便入念佛三昧,亲证极乐内院。莲胎标的姓名,极功之者自见。亲见弥陀授记,便同菩萨作伴。自此出离娑婆,一路了无忧患。直至无上菩提,永劫随心散诞。依得此道归来,决定成佛不欠。(名僧辑略,空谷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善恶的标准,凡是起心动念,第一个念头都想到自己,自己的利害,在佛法里面这叫做恶念。我们一切的造作,第一个想到本身、自己的利益,这就是恶业,这就是造作恶业。你想真正消业障,就要用真心待人接物。别人用假心对我,我还用真心待人。一定要觉悟,千万不能跟一般人一样的见解,如果你用假心待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那么再问,这些人以恶心待我、以恶意待我、以一切恶行加诸于我,我怎么办?正因为一切众生有恶心、恶意、恶行加诸于你,你以真诚心对待他,你无始劫以来的业障统统消除了。如果没有这些恶人、恶事,你的业障怎能消除?你的真心从哪里显示得出来?修行无过于历事练心,在境界、事相里面练你的清净心,练什么?练我以真心待人,就练这个,这叫真修行,这叫真念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