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性专《净土圣贤录》
2015/5/23   热度:189
性专,字守庵,姓张,苏州昆山人。少剃发,遍访知识。谒妙峰,受戒,预听法华讲席。后辞去,往峰顶,行头陀行。十二时中,唯诵法华,行深禅定。尝于空中,见西方宝池成琉璃色,深广无际,以白妙峰。妙峰曰,此观行初成之相。不生取著,是善境界。专遂深秘不言。石城有百尺弥勒像,嘉靖间,经兵燹,金剥,专为新之。又构石殿,与像称。感佛放光,夜明如旦。二十三年秋,延法师传灯,讲小本弥陀经。有请易弥勒上生经者。专曰,不然。吾闻弥陀与弥勒,一身一智慧,力无畏亦然。余将俾海众同悟本性弥陀,即本性弥勒。先游莲华净土,然后预龙华胜会也。二十五年仲冬,沐浴更衣,命众椎钟诵经,趺坐而化。前数日,衣褶中生灵芝一本,大于拳,色红白。(法华持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 净土经论 | 净土圣贤 | 早晚课 | 净土指归 |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佛门常讲,佛法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可是佛门也盛传,“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但我们要知道,慈悲喜舍,是建立在定慧的基础上。你没有定慧的基础,就容易被人骗,你那个“慈悲喜舍”麻烦就大了。你明白这个道理,修学的次第就知道了,先修止观要紧。“止”,就是把你的妄想烦恼习气伏下去;“观”,就是保持头脑清醒。教下讲“止观”,念佛人讲“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禅定。说实在地,你的定慧没有成就,你的慈悲喜舍是有限度的。定慧成就之后,这个慈悲就变成大慈大悲,为什么?你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你有神通、有慧眼。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