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自觉《净土圣贤录》
2015/5/23 热度:280
自觉,博陵望都人。少出家开元寺。至德二年,往灵寿县禅法寺,习律经论,勤瘁九年,皆造精微。大历元年,往平山县界,得重林山院居焉。拾果采蔬,日唯一食。岁大旱,恒阳节度使张公,闻其精苦,躬入山,请其祈雨。觉虔告龙神,大雨立下。张甚尊礼之。初欲铸大悲菩萨像,并建佛寺,至是施者骈集。铸像高四十九尺,梵相端严。迨年稔,寺亦随成。遂于坛前矢愿,愿承圣力,早生净土。夜三更,见金光二道,中有阿弥陀佛,自光中下,二大士左右随之。佛垂金臂摩觉顶曰,守愿勿易,利物为先。宝池生处,任从汝愿。贞元十一年二月望夜,见神人现半身云中,俯谓觉曰,师西归之期至矣。觉举手谢之。六月十四日,即于观音像前趺坐而化。觉所铸大悲像,屡著显应。至周显德初,敕令天下铜像,一例除毁。及是像,匠氏暴卒。后宋太祖令重铸于寺焉。(宋高僧传,佛祖统纪。)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 净土经论 | 净土圣贤 | 早晚课 | 净土指归 |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诸佛菩萨用平等心、清净心、大慈悲心。佛关怀一切众生,所以一切众生见到佛都顶礼膜拜。他的因广,我们造的这个因太窄小,所以果报小,不如意的事情就常八九。这是一个业因果报相续的现相。世法里头,因缘是多生多劫结下来的,不是一生一世。缘是生生世世结的,结善缘就得到大众的拥护;结恶缘是三途苦报,这就是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我们受业力的支配,成天在打妄想,打妄想能成就吗?绝不可能。愿力才能够心想事成,业力不能够。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