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深义--净土法门的特质(一)
2015/5/23   热度:163
净土深义--净土法门的特质(一)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这次“净土深义”讲座主要是对出家人讲的,你们应该懂得净土法门是一种大修行,是出家修行的十分重要的法门。作为一个出家人,不光要知道怎样修,还应该知道净土法门在整个佛法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这样你才能比较彻底的祛疑生信,正确引导众生修行,而不为其它种种说法所迷惑。当前的重要问题是要把净土法门回归到佛法本位,使之立足于广大佛法的基础上,这样才能让修行人对净土法门有深刻的认识。
出家人要面对的是学法、弘法、修法、证法,不能够只是相信,而说不出所以然的道理来,否则,就不能担负起出家人上求下化的责任。所以,我在讲解时,不是象对在家人讲解那样,先从劝信讲起,而是从它的教理讲起,证明净土法门是大乘真实之教。
如果你们能够从大乘真实之教这个广度与深度去领受净土法门的深义,这样你们在弘扬净土法门时,就不会觉得自己只懂得净土法门,对佛法懂得太少,以至不敢跟别人讨论佛法,或者当别人向你提问净土法门时,你不会问一答不出三来。其次,在修学上,你就会将大乘佛法的学习完全导归、汇入到净土法门的教理中来。这样,你会学得更加丰富,不会对其它法门产生排斥心理。在教理的指导下,你的修行会更加精通、勇猛、正确、有效。
净土法门的特质是难信、难解、易至这六个字。在深入讲解本题之前,还要先回到原点考虑。你我作为一个出家人要随时反省,我为什么要出家?根本的原因是我们体会到人生生、老、病、死诸行无常的逼迫性,人生对一切五欲六尘的追求都是虚妄的,我们不愿意糊里糊涂了此一生,所以才出家。
所以我们出家的目的是了生死。首先是了生,了生才能够脱死。什么是了生?就是不要再醉生梦死,在我们活着的时候,对宇宙、人生看得很清楚、明白,生活得洒脱、自在。学了佛法以后,吃得下,睡得着。跟一切人的关系是如法、平衡、清净,对一切事少欲知足。对修学佛法必须能够得到真实利益。
如果你不好好了生,你就脱不了死。什么是脱死?就是你要知道怎么死,对死无怖无畏,没有疑虑,在未死之前,就知道死了到哪里去,而不是糊里糊涂的死。所以我们在了生之外,还要准备脱死。要随时注意了生脱死是你出家的目的,是你应有的承担,是你随时要准备的自己的事。
为了要了生脱死,我们必须要修行。为了修行得正确,我们才需要知道佛法。如果你知道怎么修行,那就是佛法,不再需要知道什么了。我们最重要的是要了生死,因为我们不知道怎样了生脱死,所以才去听佛法。各位来听净土法门,千万记得这一件事情,不是为听而听,而是为了生死而听。目的不在听而在于了生死。了生脱死才是你分内之事,是你出家人的本份。
你们有些人确是这样,要求听经,就是不要求学佛,听了一大堆,既不能了生,也不能脱死。听经听得很高兴,对法师好像也很恭敬,就是一点效果都没有,眼前既了不了生,将来也不能脱死。所以现在讲净土法门,要先把心态搞清楚,是要你通过听经,修学佛法能得到了生脱死的左券,左券就是方法,就是保证。你们在听净土法门时,句句都要回归到这句话,对我了生脱死有无帮助?我应该怎样修行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我是为了这个目的来听经的。这个观念要弄清楚。你们恭敬出家人、恭敬僧宝,恭敬法师,乃至于行法敬法,也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如果你确认这件事情能够帮助你了生死,你就欢喜的去受持它,同时你就“方便勤庄严”。菩萨戒就是这样说的。你能够在这个法上了生死,你才能以这个法来庄严这个世界。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你不过是装点门面的徒有表面的出家人而已。学习净土法门也是如此,我不愿看到出家人只是用嘴巴表面上念佛,跟自己的生死毫无关系,这个样子是自欺欺人,害了你我,也害了净土法门。各位出家同道,净土法门在你我心中不是一件儿戏的事,它是要帮助我们了生死的。一定要把这个原点找到。
净土法门为什么说是难解、难信、又易至呢?从头到尾只有一个原因,它是大乘真实之法。因为我们是凡夫,难以了解大乘佛法。其实大乘佛法不离我们的方寸。我们皆有本具的佛性。但是无始劫来,我们背离了它,所以我们不了解,也无法相信。
因为我们不了解,所以我们也就无法相信我能成佛,有佛救我,我也无法相信我在一刹那间能往生极乐世界。因为我不了解,所以我也就无法相信唯一佛乘的万德庄严,无法相信所谓的中道佛性具足一切万法。因为我不了解,所以我也就无法相信从万德庄严的佛性中能够开显不可思议的弥陀本愿来摄受我。
我再说一遍,难解、难信、易至这个道理相当深。不过可以一言以蔽之,难解、难信、易至是同一件事,就是大乘了义。什么是大乘了义?就是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具清净万德庄严。我们久远劫来,无法体会这个道理,所以我们难于理解,因而也就难于相信众生本具的万德庄严能够透过弥陀佛借由净土法门而开显的无尽大悲,所展现的对一切众生的彻底方便的本愿摄受我们,摄受我这烦恼的造恶犯戒的博地凡夫。我不能相信万德庄严的佛性所开显出来的广大妙用能够摄受我,因而我也就不能相信它易至,我就不懂这易至的道理。
“难解、难信、易至”这六个字是同一件事情。净土法门的特质就是这六个字,它的更内在的意思本质上就是我在第一讲中说的,它是大乘佛法的真实利益之所在,是大乘佛法之用。
打个比喻,我手上拿了一块金子,这块金子还没有经过雕塑陶炼,还只是一切金子,掉下去可能会敲痛我的脚,一点用处也没有。可是它经过努力雕塑以后,可以成为一个佛前的供杯,也可以被雕塑成佛像,让大家恭敬供养。如果没有金子,就不能造佛像。但是有了金子不经雕塑,也不能成为庄严的佛像。雕塑出庄严的佛像,让大家顶礼供养,这就是它的用。金子的作用离不开金子的本体,所以金子的本体最重要,如果本体消失了,金子的作用便无从发挥,但是金子的本体必须经过努力雕塑,它的作用才能开显出来。
《中观论》上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这四句偈所开显出来的即是大乘佛法中道了义说,就是大乘佛法的体。但是仅有大乘佛法的体,也无法让众生得到利益。唯有亲证大乘佛法的体,再透过这体发起为大悲心的作用,然后经过累劫的栽培、熏陶出广大无量无边、如幻如化的万德庄严的利益一切众生的大用。这就好像你上山采到了金子(你得到了大乘的体),可是你还要将金子陶冶、雕塑成为佛像给众生,才能让他们启善根,发随喜,顶礼修行而得到利益。这就是发起大悲心的作用。
同样道理,净土法门就是十方诸佛在亲证大乘的体之后,生起大悲心,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誓发四十八愿,经过兆载永劫的勤苦熏修、方便庄严,然后建立起极乐净土。这样建立起来净土的本体是大乘的佛法,然而它所表现的是大悲的彻底显露,它所显露的又是大乘佛法中的彻底的方便,这样就将本体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那就是净土法门。
这里还有一层道理要告诉各位。假设金子是世界最美好的东西,是否一定要做佛像呢?不一定,它可以作茶杯,甚至可以作尿壶。但是金子是那么贵重,用来作茶杯或尿壶,其特性就没有发挥出来。佛陀证悟的中道了义是最宝贵的金子,理论上说它应该开显最美好的佛法给众生,可是众生接受不了,只好先给他们说小乘、声闻乘法,让他们个人了生死。但是他的大悲心没有发起,乃至诸佛证得的本具佛性他都不知道。佛所证得的无法对他讲,因为他领受不了。这好像是你持有金子,可是众生不想拜佛,只想喝茶,只好先做茶杯给他,金子的本性没有彻底发挥。怎样彻底发挥?就要调整众生的根性。比如先让你用杯子喝茶,再引导你修行,最后教你拜佛。这时就将杯子收回来,改做佛像,让你拜佛。
《法华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法华经》的开权显实就是把茶杯收回来,告诉你真正要给你的不是茶杯,茶杯的本体是金子,金子是用来做佛像的,真正要给你的是佛像——告诉你唯一佛乘。所以《法华经》是大乘的真实本体,是真实之教,是佛的本性。《法华经》把十方诸佛的秘密都告诉你了。《法华经·如来神力品》说:“如来一切所有之法、一切自在神力、一切秘要之藏、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宣示显说。”这是《法华经》的道理。
可是这些都是秘密,是诸佛亲证的。茶杯的本体是金子。诸佛开权显实把茶杯收回,告诉你金子是用来做佛像的,然而还没有真正做一个佛像给你。那么是谁真正的把金子本性彻底发挥了呢?也就是说谁把大乘佛法的本体彻底的发挥了它的度化众生的作用呢?是法藏菩萨,也就是弥陀本愿。弥陀本愿彻底发挥了大乘真实之教的度化众生的作用,也就是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光阐道教,施设种种的彻底方便给一切众生。正如印光大师所说的,如果诸佛没有净土法门,他就无法彰显对无边众生的彻底的悲心。反过来说,有了净土法门,诸佛就能够将他所亲证的大乘的一乘了义的本体开显的无尽大悲的作用彻底的发挥出来。
所以净土法门的本体就是大乘彻底了义,而大乘彻底了义是乃至于等觉菩萨都不能完全了解,唯佛与佛乃能知之究竟。所以大乘法门难解难思。这是有经证的。不是我喜欢这样讲,把它讲得深,它本来就是这样的。
《无量寿经》上这么说,不能够信仰净土法门的人是过去没有善根,他骄慢懈怠,所以他不能懂、不易理解净土法门。因为对净土法门你必须谦虚的领受大乘了义。《法华经》上说:“领受大乘了义,其实非汝之力,乃诸佛加持。”佛告诉舍利弗说:“你虽然智慧第一,可是你在法华会上能够相信我说的开权显实第一了义之法,并不是你的智慧力量,而是诸佛的加持。”大乘的理体对舍利弗来说,还要诸佛加持才能勉强的相信。佛陀三周说法,第一周说法,只有舍利弗一个人听懂;第二周说法,好像是有四个人听懂,加起来是五个人;第三周说法,普遍受记,才能都懂。所以你如果没有足够的谦虚,以你看到的经典为满足,然后再以你所看到的经典说这是空,这是有,这是中,这是合理,这是不合理,这是方便教,这是了义教,……你以你自己的看法来分别佛法,这就是不谦虚,就是《无量寿经》所说的骄慢。你为什么骄慢?因为你没有好好的修行,你懈怠,你只在那里读经,没有真正修你的行,你才会以经谤经,不是以佛法讲解佛法,而是以佛法谤佛法。你才会说这个佛法是了义,那是不了义;这个佛法高,那个佛法低;这个佛法是本,那个佛法是末。你以你自己的看法去分别,这就是骄慢。
各位,你们必须有谦虚的心,才能了解净土法门。净土法门的难解,是唯有佛与佛才能知之究竟。你们听起来或许是真的很难解,我讲讲我的经验。
昨天我很累呀,睡得很早,到三更半夜,有一条狗崖柴嗥吠。嗥叫一整夜,叫的很恐怖,我就起床看《无量寿经》,看得很慢,两个半小时,看了半卷,到今天早晨还没有看完。我总感觉净土法门太难了。这也是我一直推拖不讲净土法门的主要原因。
净土法门难解难在什么地方呢?难在它在说那个相,不说它的本体,而本体又难解难思。你必须在其它法门上认识它的本体的时候,对它的相才能接受,这是它难解、难知的根本原因。
净土法门说“易至”。何以故?我们打个比方,有谁能清楚的知道飞机的结构?即使造飞机的人,他也不能全都知道。因为造飞机是各自造一部分,电气仪表、结构、应力、外观、材料、流体力学、动力等各部份,都专业分工,各造各的。造飞机是很难,不过我们到美国去最快是坐飞机。飞机制造非常复杂,但是却有最快的效果。你不需要知道是为什么,也无法知道为什么,可是却到得最快。这个比方大概你能懂,但这只是个比方而已。
注意!净土法门是诸佛的本源开显出来的无尽大悲,为了摄受一切众生,以所彰显极致的万德庄严为本,然后施设出来的无限方便,是诸佛以根本法所摄的究竟彻底的方便。为什么究竟彻底的方便,因为它是诸佛亲证的唯一了乘佛法(大乘根本原理)所摄受的方便,所以是究竟彻底的方便。
可能大家还不很懂。我们打个比方,一个刚学煮菜的人,第一次煮菜,是努力把菜做得很好吃,还是努力把菜煮熟,能够吃就行呢?一定是煮熟能吃就行。可是一个做菜很熟练的人就会把菜做得既熟又好吃,又有营养,又色香味俱全,因为他把握的原理深,经验丰富,他开显出来的形貌和效果就好。同样道理,为什么净土法门这样神妙?神妙到一个杀人犯被法院宣判死刑,在枪毙前我告诉他净土法门,只要他相信和愿意,十念就能往生。这是由于诸佛证得了佛法的根本的原理——宇宙的真理,所以能彻底展现出无尽的大悲,施设彻底的方便。
各位记住,唯有真正的智慧,才能涌现真正的慈悲。如果没有真正的智慧,就涌现不了真正的慈悲。有人说阿罗汉跟菩萨的差别,是因为慈悲不同,不是智慧不同。这不对,我说过,只有真智慧,才有真慈悲。绝对不会有那个有慈悲没智慧,或者有智慧没慈悲。换句话说,菩萨跟阿罗汉的差别表面上看是慈悲的有无,因为菩萨度众生,阿罗汉只度自己嘛!其实根本原因是因为阿罗汉只看到诸法毕竟空,没有看到诸法的如幻有,更没有看到诸法毕竟空有双泯的中道了义。所以他只看到了苦空无常,他只能修声闻乘法的无我无常观,断见思迷惑,断我执而已。能了生死他就满足了。
《法华经·信解品》中迦叶尊者说:“我年纪这么大了,释迦佛才教我大乘法。我觉得我岁数大了,只好乐空性的道理,我不愿再学菩萨法。因为一开始释迦佛就教我声闻法。我就厌离生死,我只看到我的生死,我没有发大心,我不能领受菩萨法。所以佛陀也就不教我菩萨法(大意)。”
各位,菩萨跟罗汉从来不是只在大悲心上有差别。绝对的在智慧上也有差别,所以修学的佛法有差别,亦即声闻人修的佛法与大乘人修的佛法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差别的地方,既然有差别,当然有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有人说没有大乘与小乘,都是佛法。这种含糊笼统的说法是不对的。
我们是这么来了解智慧和慈悲,那么你知道为什么净土法门有这么易至的效果吗?这是因为弥陀本愿是诸佛证得彻底的原理之后,而涌现出来的无尽大悲。如果诸佛不能证得彻底的原理——中道了义,他能不能涌现彻底的大悲呢?不能!我说过了,彻底的大悲要从彻底的真理所证得。因此,佛证得中道了义的真理之后,才能涌现无缘(没有条件)的、无尽(没有边际)的大悲。然后以根本彻底的原理,在无尽大悲作外缘的推动下,安立净土法门,然后才有这样不可思议的效果。这才叫“易至”。
“易至”是容易到,为什么容易到?因为它是佛以无尽的大悲设下了彻底的方便法门。《华严经》上说“方便即是究竟”。唯有净土法门才能够这样。声闻法门就不能说是方便即是究竟。乃至别教菩萨修的“次第三观”,也不能说是方便即是究竟。所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了种种法门之后,最后要导归极乐,因为一切方便最后都以极乐为究竟彻底的方便,当然要导归。
如果你懂得这种道理,你只要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切的方便义、一切的究竟义、诸佛的智慧、诸佛的慈悲不就在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当中表现出来了吗?法藏菩萨说:“设我得佛,以下四十八愿皆当成就,否则不取正觉。”也就是说:“设我得佛,大乘的理体、大乘的无尽大悲、大乘的彻底方便,都要在四十八愿当中圆满的展现,这样我才成佛。今天我已成佛,所以我不再叫法藏菩萨,我叫阿弥陀佛。”也就是彻底的理体我已证得,彻底的大悲已经落实,彻底的方便已经完成。所以这个世界上才会有这句“南无阿弥陀佛”。
十方诸佛不是也要证得彻底的理体——中道了义吗?不就是也要彰显那无尽的大悲吗?不是也要用彻底的方便摄受一切众生吗?那么这一些阿弥陀佛已经做到了。所以说十方三世一切佛,阿弥陀第一。既然这样,那么三藏十二部不就是在讲彻底的中道了义的理体吗?不就是在展现诸佛的无尽大悲给予众生吗?不是在施设种种方便给众生吗?既然“南无阿弥陀佛”正意味着中道的理体已经证得,无尽的大悲已经实践,彻底的方便已经安立,那么,“南无阿弥陀佛”不就能横赅三藏十二部吗?所以祖师说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横赅(赅是具全、完备的意思)三藏十二部,是有这样道理在内的。不是乌鸦学语,跟着说说可以服人的。——(待续)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 净土经论 | 净土圣贤 | 早晚课 | 净土指归 |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