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七讲话[第六期]一九七九年第四期-检讨会摘录(一)


2015/5/23    热度:201   

  佛七讲话[第六期]一九七九年第四期-检讨会摘录(一)

  佛七讲话[第六期] 作者:释智谕

  检讨会摘录(一)

  《问》打坐时要如何念佛,才能使心清净?

  《答》心念心听——心中默念,心中听佛号。

  《问》止静时,先以十念法,念两、三分种后,再改一句佛号持续称念,觉得很清凉。此时是否继续保持一句佛号称念下去?

  《答》清凉是好现像,但不可取相。如果取相,皆是虚妄法。

  《问》起香后,连续好几支香都昏沉,无法克制?

  《答》那是因为平常在社会上动乱的太厉害了,天天忙生意,天天忙上班,经常不得休息。打佛七,突然静下来,就打瞌睡了。这不是修行问题,而是生理问题。

  《问》师父开示时,我们是继续念佛,还是不要念佛、一心听师父开示?

  《答》没事时,念阿弥陀佛,有事时,心清净,没有贪瞋痴,这就对了!

  《问》有事的时候,心清净,可以不用念阿弥陀佛是不是?

  《答》有事时,不能念阿弥陀佛了!此时,心中不生贪、不生瞋、不生痴,保持清净,一心不乱。

  要知道,念阿弥陀佛,功德在没有贪瞋痴。有事时,做事而不生贪瞋痴,就是念阿弥陀佛。

  《问》如果有事时,又念佛,是不是变成一心两用?

  《答》办事时,不可能念佛嘛!但是可以不生贪瞋痴。认真、负责办事,不生贪瞋痴,就是念佛心了。

  清净心就是念佛心,好比手心和手背同是一法。

  《问》拜佛时,观想阿弥陀佛……?

  《答》什么是观亲?观想是心清净,发现自己有不清净的想法,赶紧解除。观想就是金刚经中说的“心无所住”,有所住皆不对。观想就是不取相,有所取相皆不对,皆是生死流。

  不取相,没有观想,也没有不观想。不取有,不取无,这是大观想。

  《问》请师父开示,用什么方法可以损减贪瞋痴?

  《答》用戒定慧。根本在持戒,戒具足,自然生定,定自然发慧。经上说得很清楚,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 净土指归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今天学佛,我们跟佛学什么?学觉悟。就是学佛的大智大觉,以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处事待人接物。我们这个世界,内有烦恼,外有恶缘。我们内有烦恼、有习气;外面有五欲六尘、名闻利养的诱惑,我们的心不真诚、不清净、不平等、不觉悟、不慈悲。现在这个世间,很多人作善的念头没有了,不但自己不能修善,看到别人修善很难过,还有嫉妒,还有妨害,想尽方法去破坏、去阻拦,甚至于不怕造极重的罪业,毁谤、侮辱、陷害。我们学佛人,假如遇到这种情形,不可以被外头境界所动。绝对不要以为,“好人被人欺,好马被人骑”,不敢存好心,不敢做好事,那就坏了!我们跟佛学,魔境现前的时候,我们要禁得起考验,绝不畏惧、绝不退缩。知道我们遭遇种种困难,对我们自己本身来说,帮助我们消业障,是好事情,不是坏事情。我们跟佛学,至少也要福德智慧现前,这才能讲得过去。福是什么?净而不染;德是什么?正而不邪;慧是什么?觉而不迷。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