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修行之在家居士不可看出家戒本
2015/5/23   热度:815
这是北京居士问的问题。他说:“我是北京的居士,知道佛在涅盘说四依法的时候,讲到‘以戒为师’,所以我很想看戒本,以助修行。我就问北京的某法师:在家弟子没有受菩萨戒能看戒本吗?法师说:不受戒不能看戒本,如果看戒本,是犯偷盗罪(这个偷盗是讲盗法)。所以,弟子才受菩萨戒。后来读戒本后,发现弟子不能够完全做到,很难办,想退戒,不知可否?望法师慈悲开示,怎样做才如法?”
答:好,我先跟你说这个问题。你受了戒,也不要去退戒。为什么?你戒是受了,没有得戒;这个要知道,你受是形式上受的,没有得戒。戒要是没有得戒,有什么戒好退的?人要发好心,要学戒。菩萨戒本,没有受戒的人可以看。这个法师跟你讲“没有受戒不可以看”,是出家的戒本,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沙弥尼戒,这个戒本不可以看。为什么不可以看?佛是怕你造业。你不看,你对出家人挺尊重;看了之后,“这个出家人这破戒,那破戒”,你就生烦恼,你就常常去批评人、去指责人,你就造口业。佛为了这个原因,不让我们看戒本,道理在此地,并没有什么秘密,都是为我们好。但是菩萨戒不一样,菩萨戒完全是利益众生的,不是为利益自己,菩萨戒可以看。在家菩萨多半是受璎珞戒,出家菩萨多半是受梵网戒,这两种戒本都可以看,看了之后,学!我能做到一条,我就学一条,能做两条,我就学两条,这样就好。
但是我们在讲经时候常讲,佛法里头修行的基本,是十善业道。十善都做不好,持戒是决定做不到的。所以要想持戒,先修十善。在十善上把根基打稳,然后再学五戒,再学菩萨戒。依照这个顺序去做就好。其实我们现在读诵《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里面讲到戒行的地方很多很多,集中在一起讲,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这一大段经文专讲戒律。如果我们能照经文里所说的这些教训去修学,那就是很好的学戒。(净土法门法师《学佛问答》21-90-54)
问:‘不得以指割碗钵食’作何解?为何不得盗听比丘诵戒经?(尤彩华)
答:上句‘割’疑是错字,见沙弥律仪中,有‘不得以指刮碗钵食’。此言食讫,钵有余粒或汁,用手指入内刮而食之,为失仪也。比丘戒乃出家众之大法,必传者受者,各具种种之因缘,三师七证,以及相当时间,方得授受,极为郑重,求戒者亦极困难,而与在家众无与焉。应知世间一钱之微,不与而取尚称盗罪,此乃出家比丘之大法,非白衣之事,竟往潜听,斯为大盗,故不宜非分胡为。(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
问:五戒学佛基本戒,请大德把学佛之戒全部指教可否?(何永丁)
答:在家人除五戒外,尚有菩萨戒,文繁非本栏可录,可向流通佛经店中,请璎珞及梵网两经读之,自知梗概。若出家戒例不许在家人看,不必多事。(出处同上)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 净土经论 | 净土圣贤 | 早晚课 | 净土指归 |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到最后的终极,就是放下。 祖师为什么要呵佛骂祖?就是要教你破相,教你不要着相。 自古以来,无着相的佛。 着相造善,着相造恶,皆是轮回。一定要契入空性的思想。 空的思想,是佛法与外道的根本区别。一慧律法师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