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405.呆庵敬中普庄禅师悟道因缘


2014/9/3    热度:177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405.呆庵敬中普庄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径山呆庵敬中普庄禅师,天童了堂一禅师之法嗣,俗姓袁,台州仙居人。普庄禅师出家后,一度游方参学,后投天宁了堂一禅师座下。

  初礼天宁,了堂禅师便问:“何来?”

  普庄禅师道:“天童。”

  了堂禅师道:“冒雨冲寒,著甚死急?”

  普庄禅师道:“正为生死事急。”

  了堂禅师道:“如何是生死事?”

  普庄禅师便提起坐具,作出摇撼的样子。

  了堂禅师道:“敢来者(这)里捋虎须!参堂去!”

  普庄禅师于是谨遵师命,奋志用功。

  一日,普庄禅师入室参礼了堂禅师。

  了堂禅师于是举赵州庭前柏树子之公案,诘问普庄禅师。

  普庄禅师正拟开口答话,了堂禅师却劈口便掌。

  就在这出奇不意的掌击之下,普庄禅师当下悟入。

  普庄禅师最初开法于抚州(今江西境内)北禅,后又移住云居、径山。曾有示众法语云:“夫为宗师者,不得已,垂示一言半句,无非为学者抽钉拔楔,解粘去缚。譬如善舞太阿,自然不伤其手。近代据师位,训学徒,记持文字,崇饰语言,夸耀后来,增长恶习,不知有自己出身之路,如衣坏絮,行棘林中,不能自由。少林直指之宗,于此堕地。良可痛伤!汝辈行脚,各须带眼,莫教堕落他网中,出头不得。只如古人道,入此门来,莫存知解。若纳山僧见处,直饶知解顿忘,犹是门外汉。到者(这)里须辨缁素始得。”

  在这段开示中,普庄禅师对当时丛林中流行文字禅的习气作了痛切的批判。他认为,禅宗之衰落,与这种玩弄语言文字的虚浮做法有直接的关系。当今时代,禅宗要振兴,不可不注意这一前车之鉴。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功夫不到家的时候,一定要守着一个老师!古人讲师承,世出世间法都要师承,都要有老师指导;没有老师指路,就是盲修瞎练。老师是我们的善知识,我们要如何辨别哪些是善知识?这一点释迦牟尼佛非常慈悲,他老人家入灭之前,教我们“四依法”,这个四依法就是辨别善知识的标准。四依法第一句,“依法不依人”,非常重要!经教是法,讲经说法的法师或居士,他的思想见解、行持、言论与经教相应不相应?如果他的思想见解、言论、行为与经教所讲的相应,这个人是善知识,这个人是真正佛弟子。如果他讲经说法一百句话里头,九十九句话都跟经教相应,只有一句不相应,跟佛相违背,这个人是魔,不是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