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希尊者:内观基础 贰、内观基础 八、为何和何时


2014/9/3    热度:296   

马哈希尊者:内观基础 贰、内观基础 八、为何和何时

 

  为何我们观照执取蕴?我们何时观照?当它们已过去或当它们未来或它们生起时?

  我们为何习禅?我们观照执取蕴是为了世间财富吗?去除病痛?为天眼通?为飘浮在空中和此类神奇力?内观非以这些为目标。曾有人因习禅而治愈严重疾病。佛陀住世时,那些成就内观的人拥有诸神奇力。现今的人如修行圆满可能会拥有这些力量。但获得这些力量并非内观的根本目标。我们应观照过去的现象吗?我们应观照未来的现象吗?我们应观照现在的现象吗?或我们可观照非过去、非未来和非现在的现象,但观照我们从书上阅读过而生起的想象吗?对这些问题,答案是:「我们修习是为了不执着,而我们观照生起的现象。」

  是的,没有习禅的人执着于生起的名色,每当他们看到、听到、触到、或觉察到。他们贪爱的执着它们,并感到高兴。他们以邪见执取它们为永恒、快乐、「我」。我们观照,为了不让这些执取生起,脱离它们,这是内观的基本目标。

  我们观照当下生起的现象。我们不观照过去、未来或不确定时间的事物。我们所讲的为实际的内观。在推论的禅思中,我们可以观照过去、未来和不确定时间的事物。内观有两种,实用的与推论的。观照实际生起现象的特性、作用和现起所获得的智慧是实用内观。从实用内观你推论过去、未来和未曾经验过的事物为无常、苦、无我,这是推论内观。

  「依所缘,确定两者(未见与所见)……」《无碍解道》

  《清净道论》讲述这一段如下:

  「……依眼前所见的所缘,如是确定两者(所见与未见)是同一自性:比类于此(现在所缘),同样地,于过去的行已坏,于未来的当坏。」

  「所见的所缘」──这是实用内观。「依所见的所缘……确定两者……过去的……未来的」──这是推论内观。但在此要注意,只有实用内观后才有推论内观。未先知道现在的是不可能作出推理。这解释在《论事》(Kathavatthu)注疏里有述及:

  「即使只看到一个形成的无常,一个人就对其它的下结论:一切事物是无常的。」

  为何我们不观照过去或未来的事物?因为它们无法让你了解自然实相并祛除烦恼。你无法记住过去世,即使今世,你记不住过去的童年往事。因此,若观照过去事物,你如何如实知道事物的特性与作用?最近发生的事物可回忆,但当你回忆时,你想:「我看,我听,我想,这是我在那时看到,这是我现在在看。」你有「我」的观念,甚至有永恒和快乐的观念。因此回忆过去的事物来观照是无用的。你执着于它们而这执着很难祛除。虽然以你所学和想法将它们当作名与色,但「我」的观念持续着,因为你紧抓着它。你一方面说「无常」,另一方面却持有「常」的观念。你观照「苦」,但「乐」的观念继续浮现。你观照「无我」,但「我」的观念 却强且坚稳。你与自己争辩,最终你臣服于已预先形成的观念。

  未来还未发生,你无法确知它会是怎样的。你可能对它们预先观照,但当它们真正生起时就无法如此做。因此,贪爱、邪见、烦恼又再生起。因此,经由学习和思惟观照未来是无法确知事物的实相,也非止息烦恼的方法。

  不确定时间的事物不曾存在,将不会存在,和不存在于个人或他人。它们只是学和想的想象。它们只是夸饰,看似很有学问。但再加省思,它们只是名字、符号和形状的观念。假如某人如是观照:「物质是无常的;物质的生起是片刻间,消失也是片刻间」,问他:是什么物质?是过去的、现在的或未来的物质?自己或他人的物质?假如在自己,这物质在头、身体、四肢、眼睛或耳朵?你将发现没有一样是,但只是观念、想象,所以我们不观照不确定时间的东西。

-----------------------------------------------------------------------------------------------------------------

更多马哈希尊者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 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般若经》上一再跟我们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们为什么还要坚固执着“我”?诸佛菩萨为什么敢讲真话?他“无我”。换句话说,他没有利害,所以他讲真话。我们凡夫起心动念,头一个就有利害,所以明知故犯。明知故犯是愚痴、是无明,我们的损失太大了,所得到的利益太小了。我们损失大在哪里?明心见性损失掉了,你看看这个损失多大!所以我们如果真正知道利害得失,你肯定会随顺佛陀教诲。现在的社会,妄语成了风气,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我们如果要想在这一生成就道业,一定要永离妄语,否则的话,我们就决定脱离不了六道轮回!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