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希尊者:内观基础 贰、内观基础 三、止与观
2014/9/3   热度:302
马哈希尊者:内观基础 贰、内观基础 三、止与观 我们禅观的目的何在?我们如何培育内观?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有两种禅修:寂止禅和内观禅。禅观于十遍处(kasina)只能产生寂止禅,不是内观。禅观于十不净(如:肿胀的身体),也只能产生寂止禅,不是内观。十随念,如忆念佛、法等,也只能培育寂止禅,不是内观。禅观于三十二种身体成分,像观「发、毛、爪、齿、皮」,也不是内观,它们只能培育寂止禅。 正念于呼吸也是开展寂止,但是它也能培育内观。然而《清净道论》将它包括在四十种习禅业处中,因此我们在此也如此称它作寂止禅。 接着有四梵住,慈、悲、喜、舍,和四无色状况导至四无色禅定,以及厌食想,所有这些都是寂止禅。 当你禅观身体内的四大元素,它被称作四大元素的分析。虽然它是寂止禅,但它一样可以开展内观。 这四十种习禅业处为修定的对象,只有呼吸和四界差别(分析四大元素)与内观有关,其他不能产生内观。如你要获得内观,你需继续努力。 再回到「如何培育内观」这问题,答案是:我们以观照五取蕴来培育内观。众生的精神与物质特质为诸取蕴。对它们可能由于贪欲而乐于执取,这样的话,它被称为「执取六根的对象」或可能因邪见而错误的执取,这被称为「以邪见执取」,你需观照它们看清它们的实相,否则,你将因贪欲和邪见而执取它们。一旦观到它们的实相。你便不再执取。你如是培育内观。我们将详细谈论五取蕴。
----------------------------------------------------------------------------------------------------------------- 更多马哈希尊者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在家戒律,“不杀生”摆在第一;出家戒律,“不YIN欲”摆在第一,为什么?出家要了生死,要出三界,YIN欲不断,三界不能出。佛在经上讲得很详细,YIN欲是六道轮回的根,你根没有拔除,你怎么能离开六道?佛还在经上说,“爱不重,不生娑婆”,这个“爱”是男女的情爱。我们为什么生生世世在六道搞轮回?第一个因素就是“YIN欲”。《楞严经》上讲,“YIN欲不断,轮回就不能出去”,轮回苦,太苦了!YIN欲是超越轮回的障碍,不断就不能超越,换句话说,不断也得断,非断不可!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