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禅师:你可以不生气 第一章 愤怒的产生 1.愤怒不只是心理现象


2014/9/3    热度:344   

 

 

一行禅师:你可以不生气 第一章 愤怒的产生  1.愤怒不只是心理现象

  在佛陀的教导中,我们了解身心是无法分割的。身即是心,心即是身,身心相互连结,两者无法分开,因此,愤怒不仅仅只是心理现象。佛教将身与心的结合称为“名色”(nama-rupa),“名色”就是“身心一如”(psychesoma),代表身心是一体的。实相有时以心呈现,有时则以身呈现。

  当科学家深入探讨基本粒子的本质时,发现它们有时以波(wave)的形式呈现,有时则是以粒子(particle)的方式呈现。波与粒子不同,波只是波,无法成为粒子;粒子也只是粒子,不能成为波。但是事实上,粒子与波是同个东西,科学家们索性将“波”与“粒子”结合成一个字,称为“wavicle”2.。

  身与心也是如此。二元论的看法告诉我们心不是身,身也不是心,但当我们更深入地观察时可以发现,其实身就是心,心就是身。如果能破除这种身心截然分离的二元论,我们就非常接近真理了。

  很多人渐渐地了解到,会影响生理的事物也会影响心理,反之亦然。现代医学也意识到,身体的疾病可能肇因于心理疾病,而心理疾病也可能与生理疾病息息相关。身心并非两个截然不同的实体,而是一体的。如果我们要驾驶愤怒,就必须先好好地照顾身体,我们饮食与消费的方式都很重要。

-----------------------------------------------------------------------------------------------------------------

更多一行禅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 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乘法里头,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生活的确是真善美慧。不是说这种享受、这种生活会妨道,没有;相反地,它还能成就道业。问题就是你那个观念怎么转法,如果你在这里面贪图享受,有喜怒哀乐爱恶欲,那你就堕落,你就被境界所转。你要是不被境界所转,《楞严》上说 “若能转境,则同如来” 。同如来至少是圆教初住菩萨,与如来同生性。你在境界里,处处要提得起观照,一失掉观照必定就堕落。观照,就是在境界里时时刻刻能提得起警觉心。提得起警觉心,你在日常生活当中,才会有受用,你的境界才会向上提升。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